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市场洞察报告》发布:本土厂商踏入中高端领域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3-11-30 14:08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2012年-2022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增长近1倍;中国医疗设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张,从低端设备制造逐渐进入高端设备研发,并展露出一定的优势……11月28日,正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上,益普索调研机构与GE医疗联合发布的《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市场洞察报告》呈现上述医疗器械市场国产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CT全球第一大市场,CT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从2012年的61%增至2022年的超90%。其中,高端/超高端设备占比更是从2012年的0%增至2022年的55%。


磁共振(MR)设备国产化率也从2012年的55%提升至2022年的79%,国产化增长率为22%。其中,高端的3.0T MR国产设备占比从2012年的0%攀升至2022年的48%。


超声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从2012年的50%提升至2022年的83%。其中,高端超声设备近三年的国产化增速高达114%,2022年国产高端彩超的市场份额为24%。


“本土市场需求庞大,高端产品需求持续提升,本土厂商已成功踏入中高端产品领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益普索咨询合伙人崔晓波表示,以前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由进口品牌统治,现在联影医疗、东软医疗、明峰医疗、迈瑞医疗等本土企业的医疗器械已经跻身高端医疗器械市场。


不过,一些本土化起步较晚的产品线,如IGS(介入影像引导系统)、PET-MR(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本土化比例还需进一步提升。报告预测,随着更多中国企业的努力及跨国企业发力本土化,未来IGS将实现高、中、低端产品全面本土化,本土PET-MR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

报告还显示,国际品牌更多高端、专业的医疗设备也在加速本土化进程,成熟度较高的产品线正在全面本土化。如GE医疗的深度天眼CT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0%,手术机零部件国产化率为95%,普惠型超声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95%。


“医疗器械本土化生产制造及供应链的发展,离不开跨国品牌的参与。”崔晓波表示,国际品牌的全面国产战略,加上国有品牌高端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国医疗设备国产制造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国品牌 十年筑基|中国力量铸就中国品牌
商业
唯捷创芯上市 国产射频芯片如何“突出重围”?
科技
vivo入局,全线上阵的国产厂商能否开启折叠屏普及潮?
科技
2021年中国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交易金额445亿美元
科技
下滑14% 苹果大中华区营收止跌难?
综合
垂直社交:在巨头阴影下圈地
综合
蜕变与重生(4)
健康
舌尖上的“一带一路”
健康
“拼性价比”时代落幕 差异化成手机新竞争点
综合
从三星挖人 联想手机品牌“乱麻待斩”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