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房山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完工,148个村恢复灾前供水水平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浦峰 编辑 白爽
2023-11-29 18:49
村民收到“农村供水保障联系卡”,供水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日前,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受灾的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完工,148个供水设施受损村供水能力已恢复到灾前水平。记者从北京市房山区水务局了解到,在恢复重建和提升的过程中,水务部门优化设计、增加新设备,村民用水更加无忧。


八渡村,工人在建设一座水泵站。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村民收到“农村供水保障联系卡”


“您家有水吗?”“有水。”11月28日中午时分,房山区十渡镇八渡村村民家中陆续生火做饭,正在村子里查看供水设施的房山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占成向村民询问供水情况。今年汛期,十渡镇遭遇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不少景区被毁,不少村民家中一度断水。抢修道路、送水车进村、抢修供水管道成了当务之急。


“道路能进车后,送水车首先到位,保障村民的紧急用水需求。”于占成说,为了让村民喝上稳定供应的自来水,水务部门的抢修人员拉着设备、临时供水管线进村,“管道哪里坏了就先修哪里,用临时的管道先顶上,让老百姓能放心地喝上水。”


村民喝上放心水后,水务部门着手替换临时供水管线,并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房山区水务部门投入1200人,对全区受灾的农村供排水设施进行恢复重建和提升。同时,为确保群众冬季饮水安全,房山区水务局、房山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镇域为单位划分4个片区,成立4个冬季用水应急保障小组,及时处置突发问题,同步制发了3400张“农村供水保障联系卡”发放给村民,如果出现供水问题,第一时间抢修。目前,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已经完工,148个供水设施受损村供水能力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房山区水务局为村民发放的“农村供水保障联系卡”。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升级改造农村供水主管线


农村供水管线工程的竣工保障了村民用水,供水也更加安全可靠。八渡村内,地面上有不少崭新的供水井盖,里面“藏”着的都是新改造的供水管线。新管线好在哪儿?在八渡村村委会门前,工作人员打开井盖,除去防坠网,一个“三杈”式的“节点加阀门”组合结构呈现在记者眼前。每一个“枝杈”负责往一个片区的村民家中供水,三个“枝杈”分别安装控制阀门。


八渡村,重建的阀门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以前村里的供水主管道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有一段管道出问题,全部管道都得关闭,整村就得停水。”于占成解释说,改造后的主管道实现分区控制,哪里损坏修哪里。房山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文军介绍,恢复重建和提升的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增加新设备等举措,今后村民用水更加无忧。


八渡村的一处供水泵房被洪水冲毁,此次重建在原址新建了供水泵房。记者看到,新泵房离地面30多厘米,内部分别是水井间和消毒设备间。于占成介绍,过去村里的泵房结构简易,很容易造成雨水倒灌,污染水质,新的泵房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增加了消毒设备,可以进一步保护水源。


记者了解到,房山区农村供水设施水毁修复工程涉及19个乡镇148个村庄,实施重建供水管线总长度约860公里,重建水源井房共计85座,更换水泵共计132台,重建阀门井1006座,重建钢筋混凝土蓄水池165座、重建小水窖215座。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2025年福建省委一号文件公布!
新京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新京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文)
新京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全文来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第一看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头条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释放五大信号→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