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十年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在过去,欧美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得以实现”这是近日在第11届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Better Air Quality Conference,以下简称“BAQ大会”)举办期间, 多位中国学者不约而同提及的观点。
中国为何能在大气治理上如此快速地取得成果?又有哪些大气污染治理的“中国经验”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在BAQ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专访时表示:“这次参会,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迫切想借鉴中国的大气治理经验。一位马来西亚科学家坦言,特别羡慕中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能够很好地达成一致,能够很流畅地把科学发现转化成实际决策——这应该就是大气治理‘中国速度’的关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接受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专访
大气治理“中国速度”背后,是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
薛涛长期关注空气质量对公共卫生的影响研究,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有现在的大气治理成就,主要原因在于治理政策的导向转变。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核心价值取向,让科学家和决策者站在一样的视角,拥有一样的动机。
“我能感受到,我们的决策者把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环保政策制定的动机。从这样一个角度讲,我们的决策者和科学家真正地站在了一起。”薛涛表示。
中国的大气治理经验能给亚洲其他国家带来哪些借鉴?可以借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背后的动机和本质,薛涛这样认为,如果每个政府和决策者都能够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种最本质的目的作为保护环境的动机,那么就能更有力地推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这种认同感不是局限在某一项具体政策,比如减排政策、机动车电动化等具体领域,更多是理念上的转变。”
把大气治理放在结构性需求里全盘考虑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更新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与其对照,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路还很长。新标准就是新挑战,因此要重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实现气候目标和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作用。
在新指南引导下,薛涛认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要以超过空气污染本身的更大视角,把大气治理放在结构性需求里全盘对待,比如把大气治理和达成“双碳”目标、健康中国、老龄化应对等放在一起来考量。薛涛在大会报告中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导致居民医疗支出大幅降低,呼吁大气治理行动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互相统筹、协同增效。
薛涛还表示,推动建立与降碳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对推进空气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以系统融合的规划体系推动减污与降碳协同增效,“已有专家做过相应测算,到2060年若能如预期达到碳中和,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就能够达到每立方米8微克左右,接近现在世卫组织提出的每立方米5微克的指导值。所以在更宏大的视角上通盘考虑结构性需求,我相信一定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空气质量改善。”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