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将前老板挂朋友圈辱骂,法院:公开道歉并赔偿
新京报 记者 慕宏举 编辑 杨海
2023-11-21 12:25
法官提示,公民拥有言论自由,但行使言论自由不能逾越法律边界,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小李在离职后被要求提供在职时的差旅“详细报销凭证”,小李认为这是公司的法人小赵有意“找事”,愤而将小赵的个人照片及名字发到朋友圈公开辱骂,被小赵起诉。法院最终判决小李公开致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及其他经济损失。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小李曾在一家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他在离职前向公司提出了差旅费报销申请。离职当天,公司法人小赵按照小李提出的报销金额,将1万余元报销费用结清,并要求他后续补齐报销依据和凭证。几日后,小赵见小李拒不提供报销凭证,便向小李发送律师函,并称经过调查小李并不存在需要报销的情况,要求其返还此前领取的差旅费。小李认为,离职后被要求提交离职前的“详细凭证”属于有意刁难,便愤而将小赵本人照片、名字、公司名称发到朋友圈进行公开辱骂,其内容包括“就这个货,真他×赖,等我去告你”“××酒业××真他×赖,幸亏没有我的客户上当”等含有粗鄙低俗字眼的言论。


小赵认为,小李在朋友圈公开发表的言论已经构成侮辱、诽谤,贬损了自己的人格,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便将小李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小李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及律师费。


小李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截图。 图源: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小李在朋友圈发布的涉案言论均有截图为证,其在网络上传播不当言论侮辱或诽谤他人,破坏他人名誉,并为第三人所知晓,使他人社会评价降低,构成了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因此判决小李公开致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及其他经济损失。


小李不服,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添加小赵的微信,因此二人没有共同好友,并未对小赵造成负面影响,不构成侵权,于是向北京四中院提起上诉。


四中院二审认为,小李在朋友圈发表的涉案言论指向小赵,该言论超过了公民言论自由的界限,降低小赵的社会评价,一审认定构成对小赵名誉权的侵害并无不当,因此维持了原判,驳回小李的上诉请求。


法官提示,公民拥有言论自由,但行使言论自由不能逾越法律边界,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小李在其个人微信号发布的涉案朋友圈内容有小赵的姓名、工作单位及本人照片,一般公众可以确认小李发布的相应言论指向小赵。虽然小李认为二人没有共同微信好友,由此认为在自己朋友圈中发表涉案言论并不侵权,但名誉权是否被侵害并不取决于涉案言论是否被认识受害者的人所知悉,只要涉案言论存在侮辱诽谤内容,为受害者以外的人知悉,就很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本案系因双方之间的差旅费用问题而间接引发的纠纷,小李一时气愤,未能处理好二者之间原本的矛盾,才导致了侵权行为的发生,并由此承担了法律责任。法官提示大家,生活中应遇事冷静,妥善处理纠纷,切莫逞一时之快,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越



相关推荐
百亿补贴下的灰产漩涡:华强北后封机、翻新机流入电商平台
科技
新闻多一度丨微信群对骂被罚款,在群里辱骂他人或要负这些法律责任
时事
玩家在网络游戏中对他人匿名ID进行辱骂,法院:侵犯他人名誉权
时事
被造谣“十万彩礼做女友”女生:我不是货架上的商品
时事
小狗被毒死,她自学刑法“死磕”投毒者700天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说爱你前先有说“法” “恋爱脑清醒大全”快收藏
时事
热门评论
ssellemahs
7天前
确实应该道歉 已经损害他人名誉了
问完
7天前
朋友圈一直都是公共场合
没有名字
7天前
这个做法太幼稚了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