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圆明园,共同探讨遗址保护与利用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浦峰 编辑 唐峥
2023-10-28 22:16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10月28日,圆明园研究与保护2023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研究、圆明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圆明园历史文化研究等话题,促进“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动圆明园遗址保护与利用高质量发展。


与会者观看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学术成果回顾(2022-2023)。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开幕式上,圆明园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邱文忠致辞表示,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圆明园遗址从一片废墟中涅槃重生、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邱文忠致辞。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进入新时代,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利用被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予以统筹推进,在全力创建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进程中,圆明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体系与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体系,组织编写《圆明园遗址保护规划》(2023-2035)和《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23-2035)。

记者获悉,圆明园博物馆已于10月14日建成开放,《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圆明园石柱回归展》《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特展》等全面展示了圆明园多年来文物保护、研究、阐释的成果,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邱文忠表示,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成立三年来,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工作。圆明园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如园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舍卫城遗址抢险保护工程等项目;与天津大学合作圆明园“修复1860”研学活动,提供“样式雷”与烫样模型制作体验服务;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御苑双璧·绝世传享——圆明园与避暑山庄关联展”;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古遗址保护中心,研究建设圆明园文化基因图谱库,中国农业大学的圆明园历史水系与叠石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的圆明园自生植物群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圆明园中外文献资料库建设等项目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博物馆专家、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作特邀报告《博物馆的建设流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推动圆明园遗址保护与利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收到相关研究领域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论文在此次会议进行了宣讲。学术研讨会共分为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进行。在分论坛环节,30余位来自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成员单位的师生代表和三山五园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分享了精彩内容,为挖掘新时代背景下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公布,首次发现“内外双城”
北京
东城这场对话会上,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
北京
中国文化产业2025十大发展趋势
新京号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第二届宛平教育论坛发布多项教育成果
教育
雄安,一座把创新刻进基因里的未来之城
新京号
9月19日开幕!
新京号
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9日开幕
北京
夏季达沃斯论坛今日闭幕 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格局贡献智慧
财经
从“网红”迈向“长红”的徐州实践
时事
习近平总书记和山东的故事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