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探索“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都模式,平谷率先试点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田杰雄 耿子叶 薛珺 编辑 唐峥
2023-10-26 14:50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 田杰雄 耿子叶)10月26日,在2023北京·平谷城市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梁杰表示,北京正在积极制定实施方案,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10月26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梁杰在2023北京·平谷城市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所谓“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提升旅游品质、建设美丽乡村;公共卫生等应急事件突发时,可快速转换为隔离收治设施,满足集中、多样、个性收治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在平谷区召开了全国现场会,并通过电视电话会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地见效。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韧性城市和全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梁杰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平急两用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指导和支持平谷区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路径。平谷区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拓展应用场景,制定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储备,率先打造了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样板,为北京市及全国各地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样板,也提供了经验借鉴。

 

编辑 唐峥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平急两用”试点设施在暴雨红色预警中投入实战,效果如何?
北京
北京拟出新规划:2035年中心城区10分钟快递服务圈全覆盖
北京
解读北京“十四五”成绩单,市发改委回答八大关键问题
北京
便捷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方式,市场监管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多地试行门诊按人头付费,普通人就医会受哪些影响?
新京号
尹力、殷勇到怀柔区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尹春燕亲属、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一线工作人员
北京
尹力、殷勇到怀柔区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尹春燕亲属、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一线工作人员
新京号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长殷勇到怀柔区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尹春燕亲属、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一线工
新京号
“智启”亮相、校地合作签约等,海淀启动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
教育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二)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