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C(抗体偶联药物)的热度还在继续。上周,默沙东与第一三共就三款ADC签订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合作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数据显示,全球已上市ADC市场规模在2026年预计将超过164亿美元。市场的火爆预期,正带动细分赛道,ADC的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企业)领域的市场也将达百亿美元。
ADC赛道现200亿美元大单
默沙东和第一三共的合作涉及三款ADC,即靶向HER3的Patritumab Deruxtecan(U-1402)、靶向B7-H3的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靶向抗钙粘蛋白6(CDH6)的 raludotatug Deruxtecan(R-DXd)。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开发、商业化上述三款候选ADC。其中,第一三共将保留在日本的独家权利,并全权负责生产和供应。默沙东将支付45亿美元预付款、1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相关可退还预付款以及最高165亿美元的商业里程碑金额,协议总金额高达220亿美元。
双方的合作还牵涉一家本土企业。2022年5月-12月,科伦药业就与默沙东先后达成三次合作,同样涉及ADC领域。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前者将其管线中9款已在临床阶段及临床前的ADC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三款合作的资金总额同样不菲,达到118亿美元。
10月23日,科伦药业也发布公告,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的合作有所变动,包括终止科伦博泰向默沙东授予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一项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许可;不行使科伦博泰向其授予的独家选择权以获得另一项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许可。其他合作则无变动,即双方就三项临床阶段ADC资产及四项临床前ADC资产的合作并未受到影响。科伦博泰在持续性ADC资产的研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方面继续按计划进行。
ADC“带火”CDMO赛道
抗体偶联药物由抗体、连接子和毒素三部分偶联而成。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与其他部分进行偶联,这意味着,通过多样“组合”,可迭代出新产品。正因如此,ADC有“生物导弹”之称,也被业界认为或将成为下一个平台级产品。IQVIA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美国ADC市场销售额从3.29亿美元增长至14.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5%。另据Nature预测,全球已上市ADC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超过164亿美元。
高速增长的ADC市场,还“带火”ADC领域的CDMO市场。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ADC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高毒性,对安全生产要求严苛,而CDMO合作模式,使企业在减少药物开发成本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数据显示,ADC的外包率达70%-80%,远高于其他生物制剂35%左右的外包率。
ADC CDMO赛道近期动作频频。同样在上周,作为国内ADC CDMO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东曜药业“全球研发服务中心”落成,核心实验区包含细胞培养工艺开发、纯化工艺开发、细胞建库、分析方法开发及质量控制实验室,这是其2021年开始转型CDMO之后的又一举措。今年7月,药明生物也宣布拟分拆旗下药明合联上市,专注于做ADC及更广泛的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夏尔巴生物位于苏州的“ADC中试生产车间”建设项目竣工投产。今年6月,另一家聚焦于生物药行业CDMO的企业迈百瑞在创业板首发获通过。
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DC CDMO市场达到15亿美元,2018-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5%,超过同期整体生物制药外包服务市场21.8%的增速。预计到2030年,ADC CDMO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至110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4%。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