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男子冒充“算命大师”骗取女友钱财,犯诈骗罪被判12年
新京报 记者 慕宏举 编辑 杨海
2023-10-11 14:34
法院认为,被告人韩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以惩处。

单亲妈妈李丽在社交平台上认识了韩某,两人发展成男女关系后,一位“算命大师”突然介入了他们的生活。


“大师”以李丽儿子会“早夭”为由,不断让李丽给“帮儿子挡灾”的韩某汇钱。李丽担心孩子真如“大师”所言,便听信他的话术,给韩某汇去了巨额钱款。“大师”在之后的日子里告诉李丽韩某已去世,给她留下了巨额遗产,但前提是还需再汇款25万元解冻账号。李丽发现被骗后立刻报警,后来发现韩某与“大师”为同一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该案经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被告人韩某犯诈骗罪,退赔被害人李丽经济损失人民币一百七十七万余元。


替儿子“挡灾”,向“大师”汇款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李丽是某社交平台女主播,拥有一定的粉丝群体。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年幼的儿子。有一段时间,李丽发现一个名叫韩某的男子多次为自己打榜、刷礼物,这引起了李丽的注意,二人随后互加了好友,并且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


随着交往的深入,李丽对韩某愈发信任,对韩某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天,一个名叫“……”的账号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了李丽,这人自称是算命“大师”,为了“浅露一手”准确算出了李丽的个人情况,李丽平时就比较迷信,这样一来更对“大师”身份深信不疑。


“大师”又告诉李丽,男友韩某其实不是一般人,韩某的父亲是香港黑社会老大,而自己则是韩父派来暗中保护韩某的。还没等李丽从这个震惊的消息中反应过来,“大师”又给李丽“致命一击”,他算出李丽的儿子注定夭亡,命不久矣。


李丽自从丈夫去世后与儿子相依为命,加之自己的外甥也是早夭,因此儿子的安危无疑是李丽最牵挂的事。李丽视“大师”为救命稻草,马上请求“大师”无论如何也要救儿子一命,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大师”给李丽出了做法事向韩某“借命”主意,让韩某替李丽儿子抵挡劫难,不过由于这个方法对韩某太过凶险,因此作为补偿,李丽必须满足韩某的一切要求,方能达到平衡。


救子心切的李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于是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师”时常告诉李丽今天韩某又帮儿子化解了哪些劫难,暗示李丽给韩某补偿;而李丽出于愧疚和感谢的心理,不仅主动给韩某转钱,而且对于韩某提出的要求从来都是爽快答应。不知不觉,李丽已经向韩某转账177余万元,韩某把这些钱用来投资开店,甚至赌博挥霍。


李丽与“大师”认识日久,也曾提出要与“大师”线下会面,但是都被“大师”以各种理由回绝了,这更给“大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大师”突然对李丽说,她与韩某二人八字不合,不宜再继续交往,否则对自身不利。尽管心里感到不舍,但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安全,李丽还是听从了“大师”的建议,和韩某分手了。


韩某淡出了李丽的生活,李丽也以为他们不会再有交集。但“大师”某天竟给李丽带来了韩某的死讯,并称韩某在遗嘱中给李丽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李丽悲喜交加,既哀痛韩某的离世,又对这笔从天而降的财富充满期待。李丽赶忙追问“大师”如何取得这笔遗产,“大师”回复说韩某的基金账户现在处于冻结状态,需要先往里汇入25万元解冻。李丽听后却有些作难,原来她的积蓄包括丈夫去世的抚恤金在之前都转给韩某,让她拿出这么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尽快拿到这笔遗产,李丽决定向家人借钱,不想当她和家人说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家人却直呼“你被骗了”,冷静下来的李丽细想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惊觉上当受骗,急忙向公安局报案。


“男朋友”和“大师”,原来是一个人


新京报记者获悉,韩某和“大师”实为一人,韩某先与李丽建立联系,知悉了李丽的个人信息,并且对李丽封建迷信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在掌握情况后,韩某摇身一变成为算命“大师”,利用自己了解的信息骗取了李丽的信任,再以李丽儿子的性命为引,假借做法事哄骗李丽向韩某,也就是他本人转钱。最后韩某害怕时间一长事情败露,于是提出分手,最终还是被识破骗局,抓捕归案。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韩某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间,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账号扮演多个角色,将本人与被害人李丽交往过程中得知的被害人家庭情况以“大师”身份告知被害人,骗取被害人信任,后用“大师”、“大师”的徒弟等身份以做法事保被害人孩子平安、给孩子续命等事由,骗取被害人李丽通过手机为其转账约140万元、现金20余万元及手表、首饰、烟酒等财物。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韩某犯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韩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当庭能够认罪,可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韩某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可依法从宽处理。据此,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规定,判决被告人韩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元。责令被告人韩某退赔被害人李丽经济损失人民币一百七十七万余元。


法官提示:恋爱诈骗套路多,网络交友需谨慎


韩某的诈骗手法可谓是环环相扣,一人分饰多角,给被害人精心布下了“爱情陷阱”。


第一步,恋爱交往,套取信息。韩某通过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向李丽示好引起了对方的关注,进而发展为恋爱关系。在交往过程中,韩某有意无意地套取了不少李丽的家庭信息,并且对李丽的性格特点十分熟悉,这为他实施下一步的诈骗计划做铺垫。很多恋爱诈骗都是通过确立恋爱关系获取关键信息的。


第二步,冒充”大师”,骗取信任。在掌握了李丽的基本情况之后,韩某充分抓住李丽封建迷信的心理,使用另一账号冒充算命“大师”联系李丽,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成功塑造了“大师”人设,让李丽毫不怀疑其身份。


第三步,名为做法,实为骗财。见李丽已然“上钩”,韩某编造出李丽儿子有性命之忧的谎言,趁李丽方寸大乱之际又提出为其做法事化解劫难,李丽只需拿钱消灾,失去判断力的李丽自然是满口应允。于是,韩某借做法之名,哄骗李丽把钱转给自己。


第四步,遗产为饵,引导转账。韩某向李丽抛出“巨额遗产”的诱饵,引诱李丽向自己的账户汇钱激活遗产。实践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案件都是以“中奖”为由骗取被害人汇款取得奖品,当你以为幸运降临时殊不知等待你的是陷阱。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马越法官表示,随着反诈宣传力度加大,老百姓的警惕意识逐渐增强,那些诸如直接借钱投资、家中应急等传统的诈骗手段变得有些“过时”。在这种形势下,犯罪分子又想出了新花样,他们不再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被害人要钱,而是通过曲折迂回的方式,诱骗被害人把钱转给自己。这种手段更为隐蔽,更值得大家警惕。


马越法官提示,要谨慎网络交友。犯罪分子隐匿在网络虚拟平台之后,通过恋爱交往的方式,一步步接近被害人,打消被害人的戒备,从而套取重要信息实施诈骗。因此在使用社交平台时,要提高警惕,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可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给对方可乘之机。同时也不能封建迷信。犯罪分子通常以“治病”“消灾”“看风水”为借口骗取钱财。


“我们都希望亲人健康平安,但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上。要破除封建迷信糟粕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编辑 杨海 校对 王心



相关推荐
“九世转世灵童”借看风水骗钱受审
北京
杀3人犯数罪 男子被判死刑
北京
“婚托”充“富豪” 一婚介机构多人获刑
时事
“酒托”诱客酒吧高消费 “托头”被判刑
时事
被控谋杀工友冒充家属索赔 5人受审
时事
都市兵王、霸道总裁、小鲜肉……婚恋网上的情感骗术套路大揭秘
时事
女子诈骗闺蜜获刑 二审裁定发回重审
时事
推销员套出病情,假专家“神断开药”,团伙分工明确专骗老人获刑
时事
男子购买他人信息雇人行骗被判刑 受雇者一同获刑又赔钱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