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培训机构承诺学员考证后推荐兼职未兑现,法院判决退还部分费用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彭冲
2023-10-10 19:15
法官表示,现实中,培训机构以“考证”“推荐就业”等为名诱导学员交纳培训费后,不能兑现承诺甚至失联的情况屡见不鲜,情节严重的甚至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职业证书作为从业的准入标准,形成了考证热潮。“考证热”带来培训服务市场火热的同时,相关法律风险也随之而来。日前,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小李交钱考证后正准备持证上岗,发现培训机构跑路,最终法院结合双方合同履约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酌定培训机构退还小李培训费用共计9260元。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小李与A机构签订协议,约定小李报名A机构的培训课程,考取“全过程工程师”“智慧物业工程师”证书,A机构负责为小李推荐就业兼职岗位,也就是证书挂靠,即个人将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到企业名下。之后,A机构以方便兼职为由,要求小李再报考EPC(工程总承包)证书。其间,小李按照A机构的要求陆续支付相关费用。当小李准备依约持证上岗时,A机构却“人间蒸发”,联系不上。

 

小李认为,A机构以虚假宣传的方式诱导其交费、考取证书,却并未按照承诺帮他提供兼职岗位,构成违约,请求解除相关协议并返还其交纳的培训服务费共计26000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A机构未按照协议约定推荐兼职就业单位构成违约,但是小李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认识到此种证书挂靠行为并非获取收益的正当途径,也存在难以获取预期收益的风险,而其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没有慎重考察就草率签约,具有一定过错。

 

鉴于双方就“推荐兼职就业单位”未约定具体费用,法院结合双方合同履约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酌定A机构退还小李培训费用共计9260元。

 

法官表示,现实中,培训机构以“考证”“推荐就业”等为名诱导学员交纳培训费后,不能兑现承诺甚至失联的情况屡见不鲜,情节严重的甚至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此类型案件虽往往能够以合同无效、违约责任等事由支持原告胜诉,但由于大多数培训机构的注册地与其实际经营地并不一致且多为空壳公司,最终很难将钱款执行到位。另外,由于学员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会出现遗漏证据、举证力度不够甚至自身存在一定过错等问题,法院并不能支持其全部诉讼请求。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舞蹈班“超期不退”霸王条款被判无效,消费者成功退款
时事
北京房山法院发布医美纠纷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警惕“医美刺客”
时事
机构倒闭退费难、合同解约争议多,选择留学服务如何避坑?
教育
碳排放管理员证书包装术:“擦边”工信部,高薪诱惑下培训速成
双碳与ESG
春节后迎来招聘旺季,法院以案说法提醒求职者避免“招聘陷阱”
时事
“内推”“直签”能进央企国企?一线法官提醒毕业生警惕招聘陷阱
教育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职称“一站代办”调查:论文刊发造假,数万元代办费难退
时事
请学长辅导考研却因时长不够起纠纷,北京海淀法院以案说法
时事
教培公司注销后,学员起诉股东退费获支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