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寒露到,吃芝麻、饮菊花酒防秋燥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2023-10-08 12:28

寒露节气如期而至,天气逐渐变凉。民间有传统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天气干燥,在饮食上要注意防燥,因此形成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如吃芝麻、吃桂圆、饮菊花酒等。此外,寒露期间也是螃蟹、柿子等时令食物上市期,各地有吃时令美食的讲究。


吃芝麻、饮菊花酒


芝麻。 图/IC photo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这一时期,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民间有观点认为此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由此形成寒露吃芝麻、饮菊花酒、喝寒露茶的习俗。


寒露吃芝麻在北京地区较为流行。与芝麻有关的食品会走俏,比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等,还有人讲究喝黑芝麻糊。


关于寒露节气,唐代大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中如此写到,“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寒露前后,菊花开放,为除秋燥,南方不少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香甜酒,口感清凉甜美。菊花还可入菜、泡茶,喝菊花茶也是寒露的饮食习俗之一,在南方一些地区颇为流行。


“寒露过后觅秋茶”,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习惯。人们将每年寒露前后采的茶称之为秋茶,与春茶、夏茶相比,秋茶香气更足,喝起来更添香醇。


寒露前后已至深秋,吃肉贴秋膘是北方不少地区的食俗,其中,鹅肉不可少。俗话说“寒露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北方人喜欢在这个时节吃大鹅,认为吃鹅肉可以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莲藕一身宝,秋藕最养人”。民间认为,寒露时节的藕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口感更好。藕的吃法多样,有炸藕盒、莲藕包子、莲藕排骨汤等。


螃蟹、柿子不可少


寒露时节也是很多节令美食的最佳赏味期,如螃蟹、柿子、石榴等。


螃蟹。 新京报资料图


“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前后,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是食用的上佳时期。不过,食用螃蟹要注意,蟹腮、蟹肠、蟹心、蟹胃这些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的部位要去除。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我国许多地区均栽种柿子树,寒露前后是柿子成熟期。除了直接吃,人们还开发了柿子的其他吃法,例如柿饼、柿子酱等。此外,石榴、橙子、橘子、秋梨等水果也迎来上市期。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寒露至,解锁大闸蟹、菊花酒等节气味蕾密码
消费
节韵汇丨寒露至,冬天的脚步还远吗?
时事
节气|寒露时节深秋至,昼暖夜凉勤添衣
新京号
今日寒露: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新京号
今日寒露:秋意浓,天渐寒
新京号
节韵汇丨又是一年好“丰”景 秋分吃什么最养人?
时事
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习俗了解一下
消费
寒露除了赏菊登高,别忘了吃花糕、饮菊花酒
健康
今日白露丨三秋过半
北京
重阳节至,重阳糕、大闸蟹吃起来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