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津冀三地实现“六维协同”,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迈上新水平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2023-09-04 18:25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0家、外资研发总部22家。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4日,2023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上,京津冀三地从机制、政策、监管、平台、服务、信息六个维度展示了三地携手改革创新,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取得的丰硕成果。


9月4日,2023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办方供图


2018年以来,京津两市建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联合领导小组,组建联合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京津跨境贸易改革。京冀围绕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签署《京冀口岸合作框架协议》,与京唐港建立口岸数据合作。围绕世界银行跨境贸易评价,京津联合发布8个公告,推出148项改革创新举措,世行跨境贸易评价的进出口合规时间、合规成本大幅降低。


北京海关、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联合开展 “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业务改革,优化集装箱监管方式。京津冀“单一窗口”已实现用户体系互认,三地企业可使用标准版账号登录京津冀任一“单一窗口”。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天津港完善内陆服务网络,已在京津冀地区设立40余个直营店和加盟店,河北港口集团在京津冀地区设立14个内陆港,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形成“双枢纽”空港格局,滨海机场、正定机场优势互补,“三地四场”协调发展。


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向2022年以来认定的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颁发了牌匾。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0家、外资研发总部22家。投资贸易便利化有力提升了营商环境,持续吸引高质量投资,集聚高端要素,助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五子”联动发展。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燕凌向第二批聘任的10位《北京商务营商环境与总部经济发展智库专家顾问》颁发了聘书。李燕凌还发布了五个方面协同改革创新举措,包括成立“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推动三地口岸营商环境改革;三地协同迎接世行国际贸易评价;推动建立京津冀口岸通关物流服务质量“同事同标”;协同开展跨境贸易中介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推进三地口岸通关物流信息共享共用。通过信息化赋能,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打造京津冀跨境贸易通关、物流、金融、资信等全产业链信息云平台,增强进出口企业预期。


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海关将围绕畅通通道、优化平台、促进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京津冀综保区构建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实施京津冀跨关区一体化检查作业,建立重点企业重点物资通关绿色通道等。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打造“数智化”营商环境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经
首批货物通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营
北京
李克强给台商吃定心丸:优惠政策不变
时事
多部门发文:到2050年形成若干个世界级港口群
时事
“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将全面完成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
北京
中共中央、国务院:继续敦促相关国家放宽对华出口管制
时事
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时事
国务院:优化北京市内免税店布局 落实免税店相关政策
时事
​黄奇帆谈都市圈打造:做好宏观规划实现“五个一体化”
财经
国新办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