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场生命接力:医生跨省“护心”,为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新京报 记者 吴梦真 编辑 杨海
2023-09-02 18:40
中午12点半,这颗来自北京的心脏已经到达了患者黄先生的身边,这颗心脏将成为生命的新源泉,为黄先生注入新的希望和活力。

9月2日,一颗心脏经过多方护送,最终抵达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黄先生是一个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病人。8月初转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时,病情已经十分危重,只能依赖强心药物和器械辅助来维持生命。医生诊断,他的病情已处于终末期心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衰最有效的办法。


患者只能一边在医院接受治疗,一边等待合适的心脏出现,来延续生命。


心脏移植手术已进行到后期,患者即将迎来新生。图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凌晨:奔赴救命之途


9月1日晚10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生,从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简称OPO)官网上获得消息——北京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心脏和黄先生相匹配。


心血管外科、心肺移植科医生柴军武,迅速与北京医院对接。时间每一秒都很宝贵,沟通过后,9月2日凌晨4点多,柴军武和同事两人组成的“小分队”到达天津西站,乘坐最近车次的高铁前往北京。


“心脏的供体缺血时间是有严格限制的,6小时以内必须要让心脏复跳。”8点30分左右,柴军武到达心脏捐献者所在的医院。北京当地医院也根据时间,顺利取出供心。


然而,返程并不顺畅,交通拥堵似乎在阻挡生命的传递。心脏获取后的时间尤其重要,不能耽误太久,柴军武立即联系了北京交管部门。“附近的交警很快就赶到了。有骑摩托车的,有开警车的,各个路段的交警都在为我们开路。”


北京交警的接力下,半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一小时的车程。最终,他们顺利赶到北京南站。


中午:进行生命之交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医疗团队采取了分路行动。一支队伍迅速前往北京接收供心;同时另一支队伍留在医院,进行手术前的准备。


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随时等待着手术。“我们原计划买到达天津南站的高铁,但发现比预计到达的时间要长。”柴军武告诉新京报记者,到达北京南站后,为了尽快到达,他们又受到了北京铁路的帮助,临时补票,坐上了最近车次的高铁。


“我们临时改到了天津站,高铁站工作人员帮助联系了车次,整个过程十分顺利。”10点45分,柴军武和同事组成的运送供心的小分队,顺利到达天津站。


中午12点半,这颗来自北京的心脏已经到达了患者黄先生的身边。手术准备开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医生们正在精心策划、准备着,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这颗心脏将成为生命的新源泉,为黄先生注入新的希望和活力。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编辑 杨海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梦真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wumengzhen@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老人突发脑梗生命告急,应急总医院“极速手术”
时事
绽放|对话李静:50岁不是下坡路,更年期也是“第二个青春期”
时事
亚洲首例!知名歌手接受心肝移植手术,这个“堵心病”害了很多年轻人
新京号
83岁老人断腕再植,成功!
新京号
国际罕见病日:为你,他们全力以赴
新京号
让患者“转得上去,留得下来”!三甲专家下沉社区医院,盘活基层诊疗
北京
多学科联手与死神赛跑:ECMO团队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时事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北京援疆医疗团队助推和田妇幼保健事业快速发展
新京号
1.6万字!人民日报刊发援藏主题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