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八十中成立“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致力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巫慧
2023-09-01 17:36
“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强健体魄,为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创造你们灿烂的人生。”揭牌仪式现场,王绶琯先生的弟子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激动地向全场师生们说道。

9月1日一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的开学典礼上迎来了科学主题的“重头戏”——“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揭牌。据介绍,王绶琯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1999年,由王绶琯倡议,与60余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开启了科技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探索实践,而以其名字命名的实验班意味着将更好地支持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


“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强健体魄,为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创造你们灿烂的人生。”揭牌仪式现场,王绶琯先生的弟子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激动地向全场师生们说道。当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院士和汪景琇分别带来了“科学第一课”,深入阐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的开学典礼上,“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揭牌。 受访者供图


实验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当日,记者了解到,经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和王绶琯先生家属授权,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此次正式成立“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在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常务副主任黄力为实验班揭牌,全体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希望所有的同学们可以在这个班集体体味、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民族复兴、科技创新事业、成为科技创新事业主力军而奋斗,为我们明天更加美好而努力。”刘晓勘说道。


“我给大家带来一句话‘各位同学在自己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留一点时间给科学’。”在揭牌仪式现场,黄力表示,他希望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兴趣,保护自己的爱好,争取在血液中融入科学的元素,争取早日成才,为我国的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将依托校内外资源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汪景琇院士现场阐释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据介绍,王绶琯院士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及科学教育专家,不仅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还为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做出了多方面研究。多年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诸多高中学生到国家一流实验室体验科学家团队的科研活动,开启了科技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探索实践。


“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具体的科学家作为孩子们的榜样,让孩子们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目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介绍,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自1999年成立至今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从2005年加入科技俱乐部至今,培养了一批批学子走上科研的方向,此次成立以王绶琯命名的实验班是一种传承。


除冠名之外,任炜东介绍,学校未来还会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课程体系中也强调创新性、综合性、探究性以及创新性,用科技活动赋能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师资等资源方面,任炜东介绍,“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不仅有该校强大的老中青教师队伍支持,也会依托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庞大科学家资源,有汪景琇、杜祥琬等院士资源,还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副主任韩金林等一批我国科技建设的中坚力量。今后将继续开发校园科普活动,并推进学生亲自走进各大实验室,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


两位院士带来科学“开学第一课”


开学典礼之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们迎来了两位院士的“开学第一课”。杜祥琬院士以“能源的故事”为题阐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以及如何发扬科学家精神的报告,在互动环节依旧精彩。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新能源等专业性问题,他均给予了全面的解答。对于科学的兴趣,杜祥琬告诉同学们,面对国家需求的科研领域,只要深入研究,肯下功夫,便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无穷。“科学家精神我把它概括为三条,即求新、求真、家国情怀。”杜祥琬总结道。


杜祥琬院士(中)在报告后继续和学生们交流。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汪景琇院士以“追循科学大师的足迹”为题,系统介绍了王绶琯院士一生追求以及科学成就。


“为者成,往者达”“涂之人可以为禹”“改造自己,以应驱策”……在报告中,汪景琇处处引经据典,将王绶琯一生的经历和自己在科研中的感悟传递给学生们。青少年学生如何对照这些严格要求自己?汪景琇提出了四点建议,他表示青少年要热爱祖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要树立远大理想、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风。“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希望青少年不仅有独立思考和敢于提问的精神,也要谦虚地向他人学习,培育“和而不同”的团队精神,懂得“责任和荣誉共享。”


“有没有方法,会让我们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对学习的热爱?”“科学家的人文素养对科研有没有推动作用?”在院士和青少年的交流中,学生们也频繁举手大胆发问,一些独到的思考令院士称赞,并给于耐心解答。“科学家往往在顶尖方向搞研究,哲学思考和人文科学素养可以帮助他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这个学科,把握好学科方向。”汪景琇说道。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巫慧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追寻科学家精神,开启2023“开学第一课”

相关推荐
“新农人”拼算法,科技种番茄决出冠军
商业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乡村
回望2021 | 28位院士逝世
政事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时事
北京5名基层党员代表走进记者见面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时事
深度丨南科大首届统招生:“我们敢于说不”
时事
“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已发现102颗脉冲星
时事
独家专访|朱永新 中国的「阅读传教士」
新京号
科大讯飞:深耕教育15年,用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
教育
“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张家口借冬奥壮大冰雪产业
综合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