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三款双抗8月国内申报上市,本土企业争相布局肿瘤治疗下一个风口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3-08-31 22:21

整个8月共有三款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在国内申报上市,分别为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齐鲁制药的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强生的特立妥单抗。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是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业内认为,双抗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下一个风口。


全球共13款双抗获批,首个产品已退市


双抗概念提出至今,全球已获批上市的双抗药物共有13款,首个上市的Removab因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商业化原因已在2017年退出市场。其余12款药物,有3款在国内获批上市,分别为安进靶向CD3/CD19的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罗氏靶向IXa因子/X因子的艾美赛珠单抗(Emicizumab)以及首个国产双抗药物——康方生物靶向PD-1/CTLA-4的卡度尼利单抗。


8月,美国食药监局(FDA)加速批准辉瑞的CD3/BCMA双抗Elranatamab、强生的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上市,让双抗赛道备受关注。


国内方面,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靶向PD-1/VEGF)提交的上市申请,已经于8月1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于8月24日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公示名单,上市进程加速。此次申报的首个适应症为依沃西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经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依沃西单抗在肺癌领域的3项适应症已分别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是全球首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并在2022年12月,以最高可达50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刷新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纪录。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除肺癌外,依沃西单抗还在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三阴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等其他实体瘤上都有广泛的二期临床布局,后发力不容小觑。


齐鲁制药的1类新药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D-1/CTLA-4组合抗体。不同于以往的双抗,该药是齐鲁制药研发的双功能组合抗体,利用组合抗体技术平台MabPair,在单个细胞中以约2:1的比例同时生产2个工程化单克隆抗体,可同时抑制PD-1和CTLA-4,并且CTLA-4抗体成分在体内具有更短的清除半衰期,在一个给药周期内,CTLA4抗体暴露时间较短。因此该药既有同时阻断PD-1和CTLA-4的协同作用机制,又降低CTLA-4抗体产生的毒性。已公布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在鼻咽癌、宫颈癌、肺癌中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


强生的特立妥单抗(靶向CD3/BCMA)是一款能同时靶向T细胞CD3和MM细胞BCMA的IgG4(人体IgG类的免疫球蛋白中的一种)双抗,其可将CD3+T细胞重新定向到表达BCMA的骨髓瘤细胞,以诱导针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2022年8月,特立妥单抗率先在欧盟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CD3/BCMA双抗,也是多发性骨髓瘤领域首款双抗。同年10月,该药在美国上市。


国内已有193款双抗获批临床试验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自双抗首个产品上市,概念得到验证后,越来越多的双抗投入研究,相关临床试验数量以每年20.44%的速度持续增长,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码布局,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正大天晴、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国健、康宁杰瑞等。国内布局双抗技术的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变现:一种只开发相关技术,通过向外部授权双抗技术平台或者提供相关服务获益,这类代表是CDMO公司,如药明生物、金斯瑞;另一种则是有相关技术平台,也继续自主研发双抗产品,推进产品上市获得销售收入,如康宁杰瑞、康方生物。


智慧芽全球新药情报库数据显示,国内已有193款双抗获批临床试验,有6款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正在审评中。除上述8月申报上市的3款双抗外,还有罗氏的1类新药格罗菲妥单抗和眼科双抗药物法瑞西单抗、强生的埃万妥单抗,这三款双抗在国外均已获批上市。


17款双抗在国内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涉及企业包括康宁杰瑞、辉瑞、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等。其中,康宁杰瑞有两款双抗均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分别为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抗KN026和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抗KN046,后者为全球首创PDL1/CTLA-4双抗。2020年12月底,量款双抗的联合疗法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治疗。


百利天恒的SI-B001是全球首个EGFR/HER3双抗,今年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该药可阻断EGFR及HER3与其各自配体的结合,从而进一步阻断EGFR和HER3及其下游通路的药理活性,实现抑制和杀伤肿瘤的目的。在此前的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据百利天恒招股书披露,公司拟投资约5.36亿元推进该产品的临床开发。


从国内双抗开发的适应症领域来看,肿瘤适应症占比超90%,其余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罕见病等。


近年来,抗体类药物迎来井喷式发展,尤其是双抗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仅仅8年时间,却实现快速增长。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双抗药物在2016-2020年发展迅速,年复合增速约120.4%。2022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中研网分析认为,中国新型抗体药物虽起步较晚,研发却已进入爆发阶段,照此发展趋势,预计到2024年双抗药物的国内市场将达到50亿元规模。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生物类似药赛道“卷”至全球,上半年又有多个品种入局
健康
全球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市场超过320亿元 多企业布局同一靶点
健康
荣昌生物自研双抗RC148获批临床
消费
热门靶点“迎新” 国内首款靶向CD19的ADC药物申请上市
健康
首款申报临床试验 荣昌生物布局5款双抗 去年研发投入近十亿
健康
康宁杰瑞在研双抗三期临床未成功揭盲,新药上市计划或生变
消费
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研发炙手可热 近50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健康
全球超200个新药开发帕金森适应症
健康
德琪医药抗体偶联药物获批临床,众药企加码布局“智能生物导弹”
健康
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即将公布 六大焦点值得关注
健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