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电影创作与电影制片”研讨会举办,路阳、王宝强谈新作品
新京报 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徐美琳
2023-08-30 15:40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8月29日,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电影创作与电影制片”研讨会举办。多位中国电影创作与产业领域代表人物,从各自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创意和技术的交融中打造引人入胜的高质量电影作品。参与讨论的嘉宾有编剧葛瑞,导演、编剧路阳,导演李蔚然,导演、演员王宝强,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洲,以及万达文旅集团副总裁兼万达电影执行总裁陈洪涛。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电影产业以其多样性和创新性引领着全球文化娱乐市场。其中,类型电影在满足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为电影业的创意、商业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丰富多彩的类型电影不仅仅是观众娱乐的选择,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抒发的重要方式,不仅挑战着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创作能力,也在市场竞争中影响着观众选择。


葛瑞认为:“先有艺术类型的探索,然后再加入个人的表达才能呈现出大家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既叫好又叫座。尽量找到故事本身的商业属性,也就是一个破题,这个故事从拿到选题到最后剧本成型中间有上千、上万条路,哪一个路是最适合的是前期策划的最重要的阶段,从中挖掘最具有戏剧性的故事。”


此外,各位嘉宾也畅谈了自己参与的最新作品。路阳聊到自己最近监制的新人导演电影《我经过风暴》,表示自己带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协助打造这部电影,“不想曾经我看到的社会新闻被大家当作茶余酒后的唏嘘,而是可以把它放在电影的范畴里面拍摄出来。”王宝强则认为,《八角笼中》的逆袭并不完全是幸运,创作者最关键要找到能打动自己的作品,好的电影“就像聊天一样,通过电影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于洲谈到《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他说追光动画一路走来已有十年,“《长安三万里》虽然做了3年,但是说10年之作不为夸张,如果没有前面的7部作品的积淀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做《长安三万里》。”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中国电影界的一次盛会,也是探讨中国文化与电影融合之道的重要平台。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充分展现出了强大的创作和市场潜力,也对从业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奖颁奖典礼举行,黄渤、朱一龙获电影表演奖
教育
文化润疆,光影启航——北京影协创作采风活动纪实
新京号
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化
毛羽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新京号
《四世同堂》启幕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乐山展演月”
娱乐
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在通州上演“水上红毯”
北京
大戏看北京6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孟庭苇演唱会浪漫启幕
娱乐
北京影协“首都青年电影人才培训计划”——2025年创作训练营招募正式启动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钱理群:关于自己最后人生的两个设想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