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日前,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密云法院”)召开环资审判新闻发布会,通报密云法院2022年度环资审判工作情况,同时发布十起环资典型案例。
2022年4月28日23时许至4月29日2时许,被告人刘某等五人驾驶车辆在顺义区至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高岭镇的多个树林内,使用弹弓、弹弓枪、复合弓等禁用工具,强照明、热成像仪、鸡媒播放器等专业设备,夜间照明行猎等禁用方法,捕获野生动物6只,后被查获。
经鉴定,6只野生动物物种为雉鸡,雉鸡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整体价值为人民币1800元。公诉机关以非法狩猎罪提起公诉并附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五名被告人连带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1800元,连带承担惩罚性赔偿金3600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法院经审理认为,五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弹弓、复合弓等禁用工具、夜间照明的禁用方法进行狩猎,情节严重,均构成非法狩猎罪。同时,五人的犯罪行为造成了国家野生动物资源的损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五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经审理,分别判处五人拘役五个月、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七个月不等的刑罚,同时一并判决五人连带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1800元,承担惩罚性赔偿金3600元,责令其在市级以上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该案系北京市首例判处惩罚性赔偿并责令公开赔礼道歉的非法狩猎罪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该案在裁判规则上锐意创新,依法判决被告人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并公开赔礼道歉,有力震慑了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对于不断提升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水平,推动革除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陋习,教育社会公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案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将被告人主动履行的赔偿金直接用于生态修复,五名被告人在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以提供劳务方式开展替代性修复,种植云杉、侧柏100余株,实现“办理一案,恢复一片”的良好生态效果。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