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洪水中的养老院
新京报 记者 郭懿萌 编辑 刘倩
2023-08-02 10:00
“有老人说,活了70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洪水。”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松鹤养老院院长王志强记得,水几乎10分钟就从院子里漫进了一楼。尽管新买的防洪板厚实,但仍禁不住洪水的冲击。


7月31日上午,挟括河琉璃河镇段出现河水暴涨,混浊的泥水冲上大街,短短几个小时内积水就超过了2米。松鹤养老院里39位老人和10位员工亟需救援。


2000余名官兵守堤坝


7月31日凌晨5点,房山区的大雨还在下。王志强收到了村委会、民政局、消防队的通知,要将老人们都转移到养老院2楼,等待撤离。在这一天,他们要直面洪水了。


松鹤养老院位于琉璃河镇的西部,大石河与挟括河的交汇处附近。


在王志强的印象中,养老院西面的挟括河一直“没什么存在感”,里面几乎没有水,反倒是北面的大石河可能是一个威胁。


发源于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大石河,因为连日来降雨,水量暴增,已在沿岸周口店镇、窦店镇造成了一系列孤岛。7月31日11点,北京市水文总站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房山区大石河流域漫水河断面将出现红色预警标准洪水。


7月31日凌晨,武警北京总队2000余名官兵正在守堤坝。图源:武警北京总队


在王志强转移老人的同时,武警北京总队调派2000余名官兵正在不停地堆沙袋。7月31日0点20分,他们收到上级的指令,全力防止琉璃河镇大石河区域出现河水漫堤。“漫堤极易引发溃决会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 机动第二支队六中队排长周子杰说。


5点抵达现场的时候,周子杰注意到河水还没有漫过琉璃河行人桥的桥面。这是周子杰第一次经历抗洪抢险任务。这个 24 岁的甘肃青年,以前鲜少接触到暴雨洪水灾害。


对于漫堤来说,沙袋填补是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武警官兵们不停地卸沙、装沙袋,再借助推土机、装载机等装备填补河堤低洼地域。一直到下午2点,他们垒起了高1.5米、长2公里的堤坝。


他们守住了大石河,但是平平无奇的挟括河却开始躁动。


7月31日凌晨,武警北京总队2000余名官兵正在守堤坝。图源:武警北京总队


近6个小时惊险转运


7月31日上午9点,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漫进了养老院里。早在四天前,王志强就在养老院门口堆沙袋并安装防洪板。80公分、6米宽的防洪板能阻挡暴雨引起的积水,却挡不住流速极快的洪水。


10点,养老院一楼被淹,全面断电。不过王志强有心理准备,他们有三层楼,而且提前和民政、消防部门对接过了。他没有立即求救,想让救援力量先去最紧急的地方。


下午4点,随着天越来越黑,停电带来的恐惧让老人们情绪激动。这时水已经漫过了一楼。“有老人说,活了70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洪水。”于是王志强拨通了求救电话。


7月31日,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正在转运老人。图源: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


下午4点10分,接到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的指令,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监督二科监督员卢同玺带队前往。离养老院100多米时,积水深度已经达到一人高,无法深入。


卢同玺报备指挥中心,上方山、石楼、城关3个消防救援站抽调了3艘橡皮艇加入转运工作,在赶来途中,消防员还碰到了陆续撤离转战的武警部队,借了2艘橡皮艇。两批救援力量的作用在这里完成了“交接”。


救援队伍用了一个小时才到达养老院。此时水已经临近二层窗台处。


7月31日,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正在转运老人。图源: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


养老院共有39位老人,其中20位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一位老人需要不间断吸氧,救援并不顺利。因为水位过高,老人们只能从二楼的窗户出去,消防人员将部分窗户进行破拆。但老人大多行动不便,一个窗户口无法及时抢救所有人。


卢同玺和其他消防员开辟了另一个通道,利用养老院西侧的外挂楼梯,众人把老人用被子裹好,四个人将被褥四角撑起,再由一人托住老人的腰部,一起抬着放进橡皮艇中。为了照顾好需要吸氧的老人,支队协调了医生一起前往,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并戴上氧气袋。


转移过程中,雨水时断时续,卢同玺提醒消防员们要给老人打好伞,避免淋雨感冒。


等到橡皮艇到达积水较浅处时,消防员们提前下艇,蹚着齐腰深的水将橡皮艇尽快拖至岸边,将老人安全转移至车上。


7月31日晚上九点半,被困的49人已被全部救出。一个小时后,所有老人被转移到二十公里外的养老院并安顿好。


7月31日,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正在转运老人。图源: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


后来,周子杰得知,洪水依旧从挟括河漫了上来,但他们筑起的堤坝避免了大石河的决口,也为后续的消防救援抢到了宝贵的时间。


周子杰还记得,当天在琉璃河镇执行任务时,一位女士哭着朝他们道谢。这个刚从军校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之前只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视频。第一次亲身经历,他觉得心里有点暖。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吴依晨 宋漪静

编辑 刘倩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懿萌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guoyimeng@bjnews.com.cn
相关专题

关注京津冀强降雨丨多方力量驰援涿州

相关推荐
北京服装学院李明依:洪水中的逆行者、残障图书馆里的“点灯人”
教育
派出所民警朱春华:只想救下被困在洪水中的两岁小孩
时事
国庆花坛完成撤展,5000盆优质花卉赠予市民
北京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市委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等事项
北京
在北京怀柔,一场邻里互助的养老实验正在进行
北京
【北京榜样・最美义工】候选人 —— 用行动播撒善意的季国军
新京号
赞!马桂侠上榜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京号
AI助力养老有哪些成果和潜力?多位专家分享成果
北京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新京号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北京
热门评论
阿拉斯加的螃蟹
7天前
真的是困难见真情
阿赖
7天前
让我们很安心,家属也放心。
zoey
7天前
这文章看着心里暖暖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