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未向研学机构开放团队预约,将加强校友预约入校等管理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3-07-25 21:24
7月25日下午,记者拨打北京大学保卫部电话了解到,目前团队入校预约不向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开放。

7月24日,北京大学发布《校友预约入校违规情况通报》称,一个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最终根据有关规定,相关46名校友被关闭校友预约系统使用权限。


记者注意到,自7月8日恢复校园参观预约通道以来,北大已经两次通报违规预约入校行为,涉事机构均为校外研学团队。7月25日下午,记者拨打北京大学保卫部电话了解到,目前团队入校预约不向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开放。


校园开放不足一个月,北大已两次通报违规预约入校行为


“7月21日,经工作发现,一支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由北京大学保卫部、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的情况通报点名了校友违规的方式。


7月24日,北京大学发布违规情况通报。图/北京大学校友网


通报称,依据《北京大学校门秩序管理规定》《关于北京大学2023年暑假校友预约入校的通知》等规定的相关要求,北京大学将关闭相关46名校友的校友预约系统使用权限,不再具有预约本人及同行人员权限。


此时距离北京大学开放校园不过半月有余。7月8日起,北京大学正式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明确表示“参观校园需实名预约”“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请拒绝以任何名义提供参观服务的有偿预约行为”。


这并非北大首次通报违规预约入校行为。


7月7日,北京大学保卫部曾发布通报称,7月5日,发现一个名为“狼爸部落”的校外研学团队,通过联系校内人员、借用账号在树洞平台发布预约求助信息等方式拆分预约,由多名校内师生预约入校。通报称,将关闭组织人员的预约入校系统使用权限,不再恢复;暂停该团队校内预约人员的预约入校系统使用权限2个月。


将完善校友预约规则,加强校友预约同行人员管理


目前,非校内人员进入北京大学仍需预约。北大校友为何能以预约同行人员方式带人进校?


记者从多名北大学生处获悉,北大校友、教职工与学生的预约渠道并不相同。


“北大校友”小程序显示,校友可持校友卡直接入校,同时还可以进入校图书馆阅览一般图书、免费参观校史馆及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与此同时,北大明确规定,校友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为迎接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学校开放了校友携带亲友预约入校的权限。北京大学曾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消息称“开放北大校友携亲友预约入校”,并明确规定入校当天,校友本人须与同行人员一同入校。同时,为更好地维护校园游览体验,每位校友最多只能预约三位同行人员。


与此同时,该校学生、教职工也有一定的预约入校权限,名额2至3人不等。有学生透露,学校每天开放的预约总额是有限的,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预约2个人进校。


7月24日发布的通报中强调,“学校保卫部、校友工作办公室将进一步完善校友预约系统使用规则,明确预约同行人员但实际未同行的校友,将取消预约同行人员权限,不再恢复。学校保卫部还将加强校友预约同行人员的管理,发现无校友同行或存在其他违规预约行为的,将取消已预约同行人员入校权限。”


此外,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也在不断完善预约入校相关规定。比如,新的预约名额每日8时开放,儿童需要预约,无身份证儿童需要携带户口本等有效证件方能入校。同时,针对参观人员的行为,北大表示,参观人员应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在文物保护区等禁烟区域吸烟,不携带宠物、放生物入校,不破坏校园景观。自觉维护校园交通秩序,规范骑行、停放共享单车,注意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在校内骑行共享自行车。


北大明确表示,“参观人员不得在校园内摆摊设点、售卖物品,不得有偿预约他人入校参观”,“参观人员不得在校园使用各类扩音设备,不得大声喧哗,或以其他方式干扰校园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团体入校预约未向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开放


暑期以来,名校研学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不少旅行社、研学机构推出了“清北研学”项目,或将“逛清北校园”作为项目噱头,暑期研学背后的乱象频频被曝光。此次被通报的校外研学团队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7月25日,新京报记者拨打了北京北大金秋新技术有限公司官网公布的电话,工作人员称北大通报中所指的“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系该公司下属公司所推出的产品,该课程为期6天,不仅有逛北大校园,也设置了北大教授讲课、户外活动等环节。目前已经停止招生,后续也会启动退费程序。


当日,新京报记者以客户名义咨询了一家有培优项目及暑期研学产品的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自称是北大金秋集团下属公司的员工。该员工称,北大通报中所指的“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系北大金秋旗下“其他一个部门做的”“集团下别的子公司做的”,“我们是(7月)22日、23日(进校)的,北大通报的是(7月)21日的。”


当记者询问其通过何种渠道带参加研学项目的学生进入北大校园时,该工作人员强调,“正规渠道,如果不能进,我们也不会做。”


但是,根据北京大学6月30日发布的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的通知,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等预约团体入校,须提前与学校招生办、院系或保卫部沟通,按流程办理,其中并未涉及研学机构。7月25日,记者拨打北京大学保卫部电话,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北大并未向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开放团体预约。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大127周年校庆,欢迎回家!
新京号
北京海淀已聘请143名心理副校长,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
教育
春风十里,以青春之名,欢迎校友回家!
新京号
看专题展览、探秘创作场景,公众5月逛清华可享“美育艺术”盛宴
教育
打卡体育场馆、参与校园赛事,清华4月校园开放迎“体育运动”月
教育
她从北大毕业,成为这个国际组织首位中国专家
新京号
清华大学推出校园开放新举措,3月起推出系列主题开放活动
教育
北京发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让孩子动起来、笑起来、强起来
新京号
谋局布新 聚焦各区各系统2025年重点工作(六)
新京号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