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正式登陆内地院线,影片从老年高适回忆展开,讲述他与李白之间跨越数十载的深厚情谊,以及大唐群星追逐理想、实现人生抱负的恢宏故事。唐朝诗人和唐诗是华夏文明的宝藏,但对观众来说,很多诗词都停留在了文字和课本上。导演谢君伟认为自己有机会参与这样一部讲述大唐诗人故事的电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在翻阅了解诗人生平和历史事件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才华横溢的李白也面临了很多人生的艰难选择,出世、入世都有纠结,他与高适的知己情又是那么珍贵。导演谢君伟与邹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带领观众回到大唐群星闪耀的时代,追寻诗人们的脚步,在当下继续追寻浪漫,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
电影海报
《长安三万里》最大的制作难点莫过于对文化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地展现唐朝风貌,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呈现,制作团队翻阅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广泛收集、吸纳在不同时代不同专家对于历史的评论以及对古人的评价。大量知识的吸收,让谢君伟、邹靖两位导演坦言“大开了眼界”,但同时因为了解得越丰厚,越感觉到露怯:“这是最困难的,一旦你理解了历史如何评价这些诗人,包括诗人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比如李白的双面性,高适为何一直坚持,这些人在当时的历史选择下如何发展,他们的诗词到底在讲什么,是什么样的情绪和境况让他们写出来这样的诗,你会更担心自己表达不好,因为这些信息接触得越多越难表达,但幸运的是我们将困难一一克服。因为热爱,也没有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本片最值得一看的重场戏莫过于用动画形式视觉化呈现李白名篇《将进酒》的“诗中世界”,作为全片制作难度最高的一场戏,谢君伟透露“整个项目的制作周期共三年,《将进酒》的制作时间跨度就接近两年”;邹靖则说“《将进酒》这首诗情感特别丰富,交织着李白的失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所以我们决定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呈现‘诗中世界’。”
众诗人饮酒画面,李白吟诵《将进酒》。
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长安三万里》的两位导演,由他们独家解析这部电影的幕后看点以及构想。
以下内容均由谢君伟、邹靖两位导演口述:
新京报:比起李白,高适并不是大家都熟悉的诗人,为什么要用他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提起高适,很多人大概就知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句。比起李白,大众对他的认识度不高,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一直坚韧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和李白本身就是挚友,性格却如此不同,一个踏实坚韧,一个自由浪漫洒脱,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就有巨大的戏剧冲突,并且高适更接近平凡人,我们可以用普通人的视角切入这段往事,通过高适看李白,由他们的友情展开他们的经历,展现诗人间的友谊情感,体现众诗人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高适(左)和李白(右)。
新京报:电影中有李白和高适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呈现,如何进行视觉化表达的呢?
确实,要贯穿两个人的一生,对不同时期的形象有极高的要求。片中高适从8岁一直到60岁都有不同形象,大概总共经历了25个版本(25个不同年龄的状态);李白则约有15个版本。我们对人物不同阶段进行了很细致的调整,比如李白青年时期家境较好,衣服比较华贵,后来他岳父去世,服装就一点点变得朴素了,中老年则是身穿一身素衣。高适青年时期就比较朴素,但他去长安拜访友人则会穿得稍微好一点。为了呈现唐朝人的风貌,我们去陕西历史博物馆观摩了很多唐画和唐俑,最终选择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展现了唐朝人雄阔精神的“唐风造型”。
高适(左)和李白(右)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视觉化呈现。
新京报:电影为了呈现唐朝风貌,前期都做了哪些准备?
《长安三万里》的故事与长安有关,那肯定会去西安感受历史遗迹,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城墙等,对构建片中的长安是非常有帮助的。再比如云山城和泸水关等关外构造现在已经比较少有能参考的建筑了,所以我们去了松州古城,因为它海拔比较高,与当时的地点比较相似。因为外围被围墙围住,我们就用无人机去拍,得到了很多构建的参考知识。另外,我们也去了九曲,我们想看看“银河”(黄河)究竟是如何蜿蜒。在整个大环境下,对《将进酒》的细节制作特别有帮助;同时还去了潼关博物馆,在那里你甚至可以想象哥舒翰当时面对的情景是什么。总而言之,这些实地采风对我们的创作至关重要。
片中长安画面。
新京报:大漠的风光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在视觉风格方面有参考什么吗?
在视觉风格上,我们追求东方感。有些东西是比较平面化,希望弱化透视,比较克制利用构图,强调构图的这种平衡性和稳定性。并且这次和以往制作《新神榜:杨戬》《白蛇2:青蛇劫起》的做法不同,会把小物体和小人物放在大的空间下凸显历史厚重感,光影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厚重的、比较静谧的方式呈现。
电影克制利用构图。
新京报:168分钟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是比较长的,为什么会坚持这样的片长?
追光动画的影片一般体量很大,168分钟是有些长,但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做长版本,因为我们想透彻地描述这些伟大诗人的故事,以李白、高适串联起历史大事件和群星璀璨的时代,体量要足够大才能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展现这些有血有肉的诗人。我们希望尊重诗人和文化,让影片将文化的精华传递给观众。并且我们相信,这是一份责任,因为这样类型和主题的影片实在难得。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