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信中心阮光锋:加强科普提升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感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秦胜南
2023-06-28 00:01
新京报2023食品安全系列活动已正式启动。在“科普之路——寻求食品安全理性科学传播”食安访谈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要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区别。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感,既需要企业加强自律,严格规范生产,避免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也需要社会各界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科普,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做客“科普之路——寻求食品安全理性科学传播”食安访谈间。 摄影 张湘涓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被误解甚至被妖魔化的情况此起彼伏。阮光锋表示,“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误解,这背后可能是消费者无法区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消费者无法区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例如,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是两种典型的非法添加物,但调查发现80%的消费者会以为是食品添加剂,这就会导致“食品添加剂有害”的错误认知。
 
“食品添加剂是我们国家经过安全评估以后才会批准使用,对其使用量、使用范围等都有严格要求,只要按照国家标准合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阮光锋表示,要扭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需要加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科学传播,食品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出现不正当竞争,避免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情况。
 
对于近几年火热的“零添加”食品,阮光锋表示“零添加”迎合了消费者心理,今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公众调查数据显示,66%的消费者认为零添加、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但消费者忽略了一个重点,零添加只是强调给消费者一个选择,并不代表没有防腐剂就是安全健康,比如酱油在制作过程不添加防腐剂,就很容易生虫。
 
建立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感
 
在食品领域,一则谣言可能会造成行业不可估量的损失。阮光锋提到,草莓此前曾被报道检出含有乙草胺,引发部分地区草莓难卖的情况。最后经过权威部门以及专家解读,草莓所含该农药残留量很低、危害小,正常吃没有什么问题。“很多谣言最大的危害是打击消费者信心,打击食品产业的信誉度,甚至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加大对食品谣言的处理力度。”阮光锋说。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在食品辟谣、加强食安科普方面的力度和举措逐渐加大,但“年年辟谣年年有人信”的情况仍层出不穷。阮光锋认为,这说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需要继续增强。“信任感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建立起来很难,一旦破坏了,想修复就变得更难”。
 
他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信任感,第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第二,食品企业要严格做好食品安全生产,维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第三,要有一个有效且常态的沟通机制,经常和公众谈论食品安全话题,不要等出了食品危机才去科普。
 
食品科普任重道远,阮光锋认为,媒体包括自媒体在做一些食品安全报道、食品信息传播时,要负起科学把关的责任。食品企业也要勇于承担责任,在生产、销售、营销食品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食品科普知识的责任。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守住底线,守护底色——新京报2023食品安全系列活动

相关推荐
谷掌柜“骆驼乳”产品调查:奶片仅2%驼乳粉;宣称驼奶降三高
消费
以为能吃,其实可能“有毒”的 7 种食物!提醒爸妈一定要扔!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5年“健康东营 你我同行”系列提振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零添加”酱油检出“镉”等化学物质引争议,九问“零添加”
消费
新闻8点见丨中央一号文件最新问答来了;俄乌冲突三周年,和平还有多远
时事
“中式汉堡”报告首发,塔斯汀市场规模居首
消费
“冒牌司美”产业链调查:虚假标签与非法针剂
时事
代糖安全吗?无糖饮料真无糖吗?这些代糖知识请知悉
消费
热门评论
行千里
7天前
期待更多科普
刘欢
7天前
科普之路
芊芊
7天前
可可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