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追寻红色印迹、讲述文化感悟,首都高校学子用镜头记录红色记忆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冯琪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3-06-02 14:34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后,已有多所高校进行了大量前期宣传、准备工作。
走进红色纪念场馆,用镜头记录心中的感受、讲述英烈故事……6月2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启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群体,征集一批记录高校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感悟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此前,北京正式启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包括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6项实施方案、14个具体项目。其中,“红色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机制,包括“觉醒年代”研学行、“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三个项目。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后,已有多所高校进行了大量前期宣传、准备工作。

清华大学:
深入课堂挖掘素材,将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征集作品

“历经112年峥嵘岁月的清华园,到处烙印着红色的记忆,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戚天雷介绍,目前,清华大学校园里有19个博士生讲师团沉浸式宣讲站,包括英烈纪念碑、三院遗址、闻亭、地质之角等。此次活动中,清华大学将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计划邀请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围绕多个红色主题做宣讲,为同学们“红色随手拍”短视频作品提供好的素材和资源。

近期,清华大学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形式推动主题教育有声有色、出新出彩。学校同步挖掘到一些“宝藏”课程,这些都是很好的“红色随手拍”活动素材。

在清华大学《走近公众演说》公共外语课堂上,就将红色历史与公众演说融通,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首次在内容设计中将同学们课上分享的主题与清华大学的红色风物相互结合,让同学们围绕每一个清华的红色风物进行演讲主题的设计。“这样的分享我们也进行了拍摄录制,后续也会作为一部分作品投稿到红色随手拍活动中。”戚天雷表示。

同时,戚天雷透露,线下活动启动后,将面向全体学生做广泛的作品征集。此外,学校还将定向邀约擅长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同学参与活动。例如面向学生记者团和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征集作品,分享他们在校园内的独特发现、同学们又喜闻乐见的红色主题视频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
利用传媒优势,积极参与“红色记忆”艺术创作

作为知名传媒类院校,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也积极地参与此次“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活动中来。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介绍,中传学生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专业技能与媒介素养上,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是优势学科,培养体系成熟、重视创新思维,培养的人才专业实践技能强,无论是相关专业学生还是对作品摄制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良好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全媒体全流程制作能力。“学校党委非常重视此次与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的深度合作,‘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活动交由学校团委牵头,通过学生口耳相传、平台宣传、学院通知等方式,广泛动员同学们参与报名并投稿。”李众表示,活动筹备前期,学生们可以参与微视频主题征集、活动策划、脚本撰写、范例视频拍摄、影像要求标准撰写等工作。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不少视频摄制专业或非专业的同学开启组队、选题、实拍等工作。

创作团队成员、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2019级本科生侯轶彬就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之一,他以“红色传奇”为主题,以北京中轴线为线索串联作品,通过实地走访并拍摄中轴线上的红色记忆地址,将曾经的“燃情岁月”娓娓道来。“我创作的出发点聚焦北京特色与红色记忆,将历史故事和北京地标性中轴线做了结合,不仅具有真实性,也让艺术化表达更为动人。”侯轶彬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将挖掘历史人物和历史地点的关系,用细节和自己主观的思考勾勒出跨越时空的画卷。

李众介绍,中传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团建中的“红色教育”实施情况,校党委提出“三根支柱立党建”“百根柱子固党建”,学生工作部作为“三根支柱”之一统筹学生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各基层党委、学生党支部积极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红色教育”,收效良好。“我校学生发挥专业所长,利用 AI 算法完成《雷锋》《刘少奇的 44 天》《国歌》等 100 部红色经典电影的 4K 修复工作,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获北京市宣传部门肯定。”李众表示,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开展的特色学生活动中也有“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入,强调“脚踏实地”的实践性,学校经常性地组织红色革命根据地观摩学习,同时开展的视频拍摄工作也是专业技能的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在“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活动的未来推广中,李众表示,中传一方面将利用中传的宣传矩阵,在多新媒体平台进行宣发;另一方面,将在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培养单位的特色学科与专业中,深度开展组织工作,引导师生将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与活动相结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制定计划表、作品优中选优,将不断扩大参与群体范围

“虽然在中国新闻史的课堂上学过邵飘萍,但对他的了解局限在课本上,这一次走进他的故居,对这位新闻前辈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对邵飘萍的评价这么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大二学生杨昊早已决定了拍摄对象。

像杨昊一样,积极参与“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学生不在少数。“目前首批13个视频作品基本成型,我们会再进行一次作品评审。”北二外电视台主编马宪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该项活动,并专门制定计划表,按照计划表及时与学生沟通视频拍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学校还设置了层层评审环节进行把关。马宪超告诉记者,首批参与学生主要是学校电视台的人员,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马宪超告诉记者,学校历来重视红色教育,同时每年也会有相关的比赛。他以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例介绍,今年这项比赛都已经进行到了第13届,“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参加比赛。大赛中有一个单元就是红色主题的微视频,我们的学生对这个主题非常熟悉。”

与此同时,学校电视台也有20年的历史,从最开始的电视新闻制作到目前的短视频制作、纪录片制作,该校学生也在校园电视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学校致力于培养国际传播领域的人才,从选题策划到拍摄再到制作,他们都可以很好地完成。”

杨昊告诉记者,为了将视频拍摄得更好,他和团队成员提前到邵飘萍故居采风,了解背景知识也提前查看拍摄环境;创作脚本时,也会反复查证史实资料。“了解到一个书本上没有的邵飘萍,也更加理解了他对新闻理想的坚守。”杨昊表示,此次经历让自己收获颇丰,“这也是我第一次带着团队成员外出拍摄,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成员们来说,在专业技能上,我们都很受益。”

“在这些片子里面可以看到,年轻人在讲故事的时候跟我们不太一样,对我来说,看这些片子也深受触动。”马宪超表示,对于如何把看似宏大的红色主题拍摄出来,学生们自有想法,“有的拍成了微电影的感觉,有的做成了讲解视频,还有同学做成了微课,每一个视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思考。他们很有创造力。”

在马宪超看来,引导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讲好红色故事十分重要,要让青年一代了解老一辈的革命付出和牺牲,“用创作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其中这种形式很好,与参观考察调研这种第三视角的形式不同,创作可以让他们沉浸其中、深入了解背景知识,只有打动自己才能做出打动别人的好片子。”与此同时,马宪超表示,这对于锻炼学生讲好故事、提升专业技能也有帮助。

北京工业大学:
将利用新媒体、多矩阵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微视频活动

北京工业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部长、社会实践部部长兰洋介绍,作为工科院校,北工大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要发扬红色精神,利用自身所学,结合地方特色,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实际生活、生产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在社会实践团队申报中,北工大曾在门头沟利用红色资源制作标识、设计旅游路线、加强文创建设,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并获得全国优秀团队的殊荣。因此,学校也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活动,首先,校团委将联合各学部(院),在全校广泛宣传,鼓励广大学生参与进来,并于线上线下探索出一条品牌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确保有效开展活动。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我认为参与这项微视频的随手拍活动是学生们学习红色文化非常重要的补充。”兰洋表示,校团委还将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用好矩阵力量,加强校院两级协同配合、发展,共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理想信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了解到,北工大平时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方面特色鲜明,比如为创新课程思政授课形式,提升授课效果,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挖掘运河文化元素,联动学科专业在运河的桥上、船上以及漕运码头前开设“运河上的大思政课”。

兰洋介绍,该校还开展有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比如我们话剧团专场也会演出一些红色文化题材的作品,我们带领各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未来也将会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民族团结,引领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兰洋说道。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刘洋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

相关推荐
光影述抗战,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首批优秀短视频线下展映
北京
浴血荣光 薪火相传——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陈力、青年演员王仁君做客“电影沙龙”特别活动
新京号
“电影的红色传承与时代回响”主题交流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
首都学子走进抗战馆,用镜头传承抗战精神
北京
砺行逐梦迎新季 强国有我正当时
新京号
舞台烽火映初心 历史回响话传承——京华文脉讲坛“京剧中的抗战”主题活动走进高校
新京号
在北大红楼“重回”觉醒年代,在复原旧址中体会时代潮流激荡
教育
大戏看北京9月15-21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颜真卿》展忠臣风骨
娱乐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公告
北京
大戏看北京8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评剧《步步高升》演绎传奇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