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鸟调”人
新京报 记者 王子诚 赵利新 编辑 刘晶
2023-04-18 07:13
这两年北京新增加的12种鸟类,就是由野生动物爱好者在野外观测时发现,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专家鉴定后确认为北京新记录物种的。

在北京通州,有这么一群人,每月会对区内水域进行水鸟同步调查。


平日里从事着各行各业工作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志愿者。


这是一个成立于2020年的公益组织。其鸟调工作始于2021年8月,截至2023年4月13日,近30名鸟调志愿者,共计参与鸟调2000余次,每次均上传有效统计数据。


长年累月和鸟类打交道,让爱鸟会的志愿者们掌握了一些鸟调“门道”,形成了自有的一套鸟调工作流程。


鸟调统计采用样线调查法与定点观测法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对区域内鸟类进行观测。生境调查设置专项小组,在鸟类调查时和各小组同步进行。


各调查小组到达指定调查地点后,按样线进行调查统计。每次调查需以相同的起点出发,每间隔1公里内需有1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停留5-10分钟观察,统计记录的鸟种及数量。


他们大多两人一组,调查时每组至少配备一架双筒望远镜、一台数码相机。此外,鸟类调查使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作为技术平台。每次调查的鸟类和生境资料由组长专人汇总整理。


鸟调工作,看起来简单,不过,一条河段有数十里地,鸟调志愿者走完全程,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


他们觉得,保护鸟类仅仅需要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科学知识,而采集真实有效的数据,就是扎扎实实在做保护鸟类、保护动物的事。


像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志愿者这样的野生动物爱好者还有很多。这两年北京新增加的12种鸟类,就是由野生动物爱好者在野外观测时发现,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专家鉴定后确认为北京新记录物种的。


靳羽含(29岁)

小学科学老师

观鸟3年


靳羽含在北京东城长大,从小是个野生植物爱好者。2019年随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参与雨燕、鸳鸯等鸟类调查时,第一次接触到了“鸟调”。2021年以来,多次参与北运河通州段鸟类调查。


鸟调时,需要沿着数十里地的河段徒步行走记录。靳羽含不觉得枯燥,十分享受其中的乐趣。


她喜欢看麻雀打架、银鸥翱翔,喜欢收集飘落的鸟儿羽毛,也喜欢把鸟调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给学生。



羿健(43岁)

野生动物保护者

观鸟10余年


爱鸟会成立至今,已有200余人。作为会长,除了组织定期进行鸟类调查、巡护鸟类栖息地外,羿健还要推动举办青少年科普护鸟知识等活动。


进入四月,爱鸟会的活动变多,有时一周要举办六七场公益活动。羿健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工作,直至次日凌晨才能休息。


他希望城市里的爱鸟会能带动更多人科学观鸟、护鸟。



郝建国(46岁)

建筑工程师

观鸟10余年


郝建国被大家称为“大好老师”,在野外见到拿不准鸟名的鸟儿时,常会请教于他。


作为爱鸟会发起人之一,郝建国认为要爱鸟,就要研究鸟儿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


他推动爱鸟会建立关于鸟调的流程和体系,让志愿者定期对区域内鸟类及其他动物进行观测,用数据反映鸟类种群的变化,为社会各方护鸟工作提供数据参照。



韩端(35岁)

金融从业人员

观鸟3年


韩端负责通惠河(八里桥-北关五河交汇处)以及运潮减河全段的鸟调工作。从事鸟调近两年,他发现自己之于观鸟的态度更为认真严谨了。


在对资料搜集、路线设计、记录整理、定期汇总等一系列工作事项的处理中,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在护鸟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生活乐趣,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王峰(45岁)

高中生物老师

观鸟4年


王峰和爱鸟会大部分伙伴一样,是通州本地人,从小喜欢野生动植物。


大学生物专业毕业后,便在通州一所中学里教生物。后来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绿色生灵社团,经常带着学生参加观鸟比赛,有些学生还获了奖。


最让他欣慰的是,如今,学校里每次发现小鸟撞玻璃事件,学生会主动找老师报告,然后师生一起救护受伤的小鸟。



马德成(48岁)

企业管理人员

观鸟5年


马德成是青海人,2004年来北京参加工作,直到2020年在北京遇到一群热爱野生鸟类的人,从此自己像“着了魔”似的天天琢磨如何保护鸟。


通州有一块挨着树林的庄稼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每年来越冬的地方。每年大鸨越冬季,爱鸟会都会有志愿者自发在庄稼地旁值班,守护大鸨,记录它们的信息。马德成是其中一员,今年越冬季,他在庄稼地旁值了43次班。



吴月丽(57岁)

退休职工

观鸟2年


性格开朗的吴月丽,被爱鸟会的人称为“喵姐”。退休后,女儿怕她没事做,就建议她发展起摄影爱好。


她和丈夫马建国在网上看到爱鸟会守护大鸨的故事,便积极参与到护鸟的行动中去。夫妻二人负责北运河通州段鸟调,一次鸟调,要从上午八点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就是他们的午饭。


吴月丽爱笑,她说能看到生动活泼的鸟儿,就打心眼里喜悦。



马建国(57岁)

企业职工

观鸟2年


马建国和夫人吴月丽都是爱鸟会志愿者,负责北运河通州段的鸟调工作,全程20余公里。


鸟调途中,马建国是吴月丽的“瞭望手”,他拿着双筒望远镜,寻觅栖身于各处的鸟儿,吴月丽则负责用相机将之拍摄记录。


同为通州本地人,夫妻俩对每年来此越冬的大鸨很有感情。有时遇上狂风、下雪天气,两人会特意赶到庄稼地边上守护,阻止他人扰乱大鸨正常栖息。他们说,只要大鸨年年能来,就心满意足了。



摄影 记者 王子诚

采写 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张彦君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子诚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赵利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护鸟者

相关推荐
危险!福建一公园有流浪猫被钢珠射伤眼睛 园方:还有人射鱼打鸟
视频
北京公园拍鸟人:“打鸟”是戏称,现在大家更愿意静静等待
北京
凝视一只鸟,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丨爱鸟日
文化
森林警察韩孟祺:乔装成驴友潜伏密林中,抓获“粘鸟”嫌疑人
时事
楼上喂鸟引纠纷,法院:爱心行为应以“不妨碍他人”为前提
时事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26元 下调9个基点
财经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下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统筹基金缴费费率
视频
大美荐诗: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新京号
冰雪大世界门票价格明日起下调,年轻人周末错峰“捡漏”去哈尔滨
财经
贵人鸟更名,“鞋王”改行卖粮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