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三中院为您“诉”说服务站,获评“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新京报 记者 彭镜陶 编辑 彭冲
2023-03-31 10:01
志愿者郭兰兰在志愿日志中写道,“我们是第13期志愿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其中。不光是我们,还有公益律师,还有诉服工作人员,这个志愿队伍日益壮大,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走进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穿着蓝色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站在服务岗上,忙着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这是北京三中院为创新诉讼服务模式而创立的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站。它成立于2014年,是北京三中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建设的特色诉讼服务项目,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志愿者为主体,北京三中院诉服办团支部成员、青年干警等共同参与,是一支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的法律服务团队,具有普法宣传、诉前指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文书服务等多项功能。

 

该服务站曾于2018年、2020年两次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新京报记者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宣传推选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站获评“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为您“诉”说志愿服务队合影。  北京三中院供图


指导群众准备起诉材料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北京三中院诉服大厅里来了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妻子神色紧张,不知所措。诉服办干警朱芮萱上前询问得知,夫妻俩前段时间出门度蜜月,回到家中发现房屋浸水,墙、家具、地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找楼上邻居询问情况时,对方拒绝沟通且不承认是自己造成的漏水,双方僵持不下,夫妻俩也“有家不能回”。

 

了解了事情经过后,朱芮萱将夫妻俩引导至志愿者服务窗口,与志愿者丁鹏一同为他们解决问题。丁鹏仔细讲解着书写诉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结合他们手中的材料,制作证据清单,告知二人该去哪个法院立案以及起诉所需的其他材料等,不过十来分钟,就协助他们完成了起诉材料的基本准备工作。夫妻俩为志愿服务站提供的专业服务频频点赞,也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情的态度深深打动。

 

作为志愿服务站的一分子,中国政法大学志愿者丁鹏表示,服务站组织的岗位培训和实践实操,帮助他巩固了专业理论基础,进一步培养了他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站聚焦提高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素养,通过择优选拔、集中培训、轮岗实操等方式,不断促进志愿者专业能力与群众工作能力的深度融合。

 

成立九年来,服务站先后组织了27期志愿服务队,共计有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帮助指导来院群众撰写法律文书5000余件,提供诉讼程序咨询7000余次,解答法律知识8000余次,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

 

与丁鹏同为志愿者的贾南表示,在服务站的一次服务经历让他感触颇深。那时,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服务站,情绪十分激动。工作人员了解得知,两人因房屋买卖纠纷问题被起诉,或将面临巨额违约金,并且可能失去自己的房子。贾南和诉服工作人员常闳钰耐心安抚两位老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帮助他们梳理案情、整理材料。

 

后来,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达成和解,两位老人特意回到服务站表达感谢。老奶奶说:“当时你们的举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缓解了我很多压力,最难过的时候,我甚至有了抑郁的倾向,但是看到还有这么多人热心帮助我们,我也慢慢渡过了这个难关。”

 

“在老奶奶说我的举动帮到他们的时候,我特别感动,感觉很有成就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我的力量小,但能起到作用,这就是我们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贾南的语气中充满坚定。

 

近年来,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站不断延伸服务职能,扩展服务广度,深入社区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法律问答”等活动,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发放法律资料2000余份。

 

不断提升诉讼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是来表达感谢的!”当事人张某快步走到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窗口,感激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就在前段时间,张某还是北京三中院诉服大厅的“常客”。

 

原来,几个月前,张某与前夫离婚,完成了财产分割和抚养权的分配事宜后,突然有一伙人上门,要求张某腾退房子。后来张某得知,前夫欠了债,债权人按照前夫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张某家里。之后,对方将张某与前夫告上了法院,一审后,对方上诉到北京三中院。

 

张某每次来到北京三中院,都会向工作人员哭诉自己的经历。诉服窗口的干警马楠总是耐心安抚,并为其联系承办法官,志愿者郭兰兰则尽力帮忙整理相关材料。有时张某会带孩子来咨询,窗口干警还会帮她照看孩子。最终,二审判决依法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拿到判决书后,张某特意来到北京三中院诉服大厅报喜。

 

在志愿者郭兰兰的志愿日志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幸的人很多,像是被潮涨潮落带到沙滩上回不去、只能慢慢等待生命逝去的小鱼。我们一条条地去捡,去拯救,能帮助的人很少,在乎的人也少。可是,被拯救的这条鱼会在乎。每每想到这里,自己的无力感也会减少许多,我们是第13期志愿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其中。不光是我们,还有公益律师,还有诉服工作人员,这个志愿队伍日益壮大,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未来,北京三中院为您“诉”说志愿服务站将继续深入践行“用心服务,传递司法温度”的服务理念,持续扩大品牌效应,始终把“服务人民、方便群众”落实到日常,不断提升诉讼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编辑 彭冲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彭镜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