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哪些因素会影响子女抚养权判决?法院:经济状况非决定性因素
新京报 记者 慕宏举 编辑 彭冲
2023-03-28 19:03
法院认为,对于子女的抚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给予,还有长期的陪伴以及教育。

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子女抚养权往往是夫妻离婚时双方争夺的重点。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了一起相关案件。

 

该案中,张某是一名收入中等的教师,在京工作十余年,但一直未在京落户。其丈夫王某是一名程序员,收入颇丰,是北京本地人。张某因与王某感情破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双方就女儿王小某的抚养权产生争执。王某主张,孩子如果跟随自己生活,未来能够在北京直接入学,享受北京的教育优势,在经济上也比跟随张某生活更宽裕。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对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如果母亲有不适合抚养的情形,也可以随父亲生活。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法官在考虑双方抚养能力及抚养意愿的基础上,在没有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与九岁的王小某单独沟通,王小某表示其愿意同母亲共同生活,其日常生活起居均由张某及其母亲照料;父亲王某沉迷网络游戏,对王小某疏于关心。

 

法院认为,虽然王某在经济上比张某更有优势,但是对于子女的抚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给予,还有长期的陪伴以及教育。综合考虑王小某一直同张某及其母亲共同生活,加之张某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一定职业优势等情况,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及保障妇女权益双重角度出发,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张某,同时规定了王某的探视时间,保障了王某的探视权。

 

法官提示,在审理抚养权案件中,法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孩子年龄。如果子女为两周岁以下,以抚养权判归女方为原则,便于母亲对年幼子女进行抚育照顾。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征求其本人意愿,该意见是法院判决抚养权的重要参考。

 

第二,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主要考虑是否能够为子女提供稳定的住房、较好的教育环境以及良好的物质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考虑经济因素的出发点也是子女权益保护,经济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本案就是在权衡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后对子女的抚养权进行了裁判。

 

第三,孩子的成长环境。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会尽量保持子女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比如男方长期出差在外,子女长期由女方抚养,则法院在判决时会倾向于将子女抚养权判归长期抚养子女一方。这是从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原则考虑,避免过度看重经济因素而对女方产生不利影响,充分考量夫妻哪一方能够为子女提供充满关爱、鼓励和良好陪伴的成长环境,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冲击。


编辑 彭冲 校对 刘越

相关推荐
与前任的“毛孩子”争夺战
时事
最高法首次发布案例:初中生反击15名霸凌者被认定正当防卫
第一看点
最高法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