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工业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百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进校揽才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3-03-23 23:25
3月23日下午,2023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工业大学专场招聘会在该校奥林匹克体育馆举办。
“入职后出差的次数多吗?”“我想去西安的分公司,有什么条件?”3月23日下午,2023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工业大学专场招聘会在该校奥林匹克体育馆举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北京市经信局携百余家“专精特新”企业现场招贤纳士。就企业的用人需求、发展前景等,学生们和企业现场深度沟通。

新京报记者从北工大了解到,这是该校在今年“春招”中安排的双选会专场之一,本学期已确定将举办19场双选会。截至3月12日,校院两级已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66场,进校企业3236家,提供16万个岗位,参与学生约6000人次。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工业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沟通。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百家企业释放千余岗位

招聘会于当日14时启动,在企业布展过程中,已有学生来到现场。新京报记者看到,科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芯片……是这次参与企业的关键词,研发人员、软硬件工程师是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想要吸纳的人才。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了解到,此次参与的百家企业将针对应届毕业生释放千余岗位。

“我已经拿到一家银行软件开发岗位的offer了,今天来招聘现场想了解一下当下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企业。”北工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研三的应届毕业生赵昱说道。在应聘中,他明显感觉到了竞争压力,因前期发生的互联网裁员潮,很多老员工也回到了招聘市场上,“竞争者多又强”。赵昱说,自己投了两百份简历“广撒网”才拿到了如今的offer。

“海投”是应聘者普遍选择的方式。北工大材制学部机械专业研三学生王东辉说,从去年“秋招”开始,他投递了70余份简历,取得了多份offer,他目前在“去深圳”和“落脚北京”之间纠结。

“女朋友已经确定在北京工作了,我选择北京是‘因为爱情’。”王东辉笑着说道。他在招聘会上对一家软体机器人公司颇有兴趣,因为此前在专业领域研究过“软体机器人”。在他看来,刚开始找工作时并没有职业定位,在和各个企业深入交流中,逐渐摸索出了就业方向,“投递简历的精准度也更高了”。

双选会现场,企业贴出的招聘条件和需求。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企业希望应聘者明确目标

北工大理学部统计学研三学生方韩已经手握一个offer,但她仍然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教师考编,“我的倾向是数据分析和挖掘,但拿到就业意向的这家公司还没有定岗,会担心岗位不对口。不论待遇、职业喜好还是工作环境,总要选择一样让自己坚持的理由。”方韩说道。

应用物理专业的本科大四学生张同学也持观望态度,虽然已经拿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但他仍希望在此次招聘会上寻求更多机会。

“节假日工资严格按照国家薪资倍数执行。”“我们出差比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5到10月。”“西安招本科比较少,但您可以尝试一下投递简历,优秀的话也可以考虑。”在招聘会现场,针对应聘者聚焦的一些工作具体内容,企业一一给出答复。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王广志介绍,该公司是电源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北工大的理工类专业相关度比较高,“我们招工的专业比较紧俏,属于‘抢人’的状态。”

为何当下应聘者感觉求职压力大,而企业却称用人荒?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张亚楠认为,“犹豫”是原因之一。“应聘者不知道企业能给自己什么,目标相对盲目,在求职过程中很犹豫。工作后又发现‘不对’,导致企业也在考虑其留任后是否能够稳定。”张亚楠介绍,企业会对入职人员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希望应聘者在应聘早期便对自己的未来有较明确的规划,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再在行业中得到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100余名职业生涯导师为学生提供咨询

应届毕业生现场咨询简历修改。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你的简历最好是彩色的,一些表述也不够严谨。”在招聘会现场设置的“政策咨询及职业指导”展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职业指导专家库吴杰给应聘者提建议,并逐句细化其简历内容。吴杰介绍,目前应聘者简历的共同问题就是“不能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而是把所经历的都写上、面面俱到。

“要突出重点,在企业收到上千份简历时,HR平均浏览每份简历的时间在20到30秒,所以简历一定要有亮点。”吴杰认为,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也不应拘泥于专业,可以把专业特长、某方面的能力和才华展示出来,抓住企业所需。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建萍介绍,此次招聘会是北工大“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中的一环,该校抢抓“春招”求职关键期,通过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网络平台联通共享、“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宏志助航”重点群体帮扶行动等5大行动任务,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其中,该校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活动,既包含参会企业超200家的线下大型综合双选会,也举办具有学科专业特色或行业特色的专而优的中小型双选会。

此外,该校目前有100余名的职业生涯导师,涵盖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企业专家、校友等多种类型,同学们可以线上自主预约进行咨询。本学期还将邀请职业生涯专家、企业高管等大咖入校举办专场报告,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文旅人才招聘专项行动在京启动,未来将在7个城市举行校园招聘
教育
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将于5月25日开幕
北京
科博会上,门头沟展区解锁“新质生产力”密码
北京
3至5月北京开展就业服务月活动,已发布2.6万个岗位
北京
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即将在京开幕!亮点抢先看——
新京号
京津冀两百余企业联合招聘,3000余优质岗位向三地大学生开放
教育
400余博士生与招聘企业互选,人工智能领域成“春招”就业热门
教育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将开幕
北京
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等部门多措并举落实人大代表建议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