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世界睡眠日丨公众对“睡病”认知不足,患者很“委屈”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3-03-21 15:37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协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韩芳教授表示,设立这个日子旨在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在这一天,世界各地展开包括发放睡眠健康信息、举办讲座义诊、组织社区活动等一系列与睡眠相关的活动和宣传,让更多民众了解睡眠健康,关注、发现和重视自己和家人的睡眠问题。

3月17日,2023年“世界睡眠日”前夕,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蓝鲸罕见病专项基金公益支持下,以“良好睡眠,健康之源”为主题的全民睡眠公益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启动。
 
近年来,睡眠及睡眠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与此同时,各种“不能睡”“不想睡”和“睡不着”的不健康睡眠现象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各种疾病也纷至沓来,浅睡眠、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甚至寿命的主要因素。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获悉,该科室接诊的睡眠问题患者较去年同期增长25%,大多数为“阳康”人士。专家表示,大众如果在“阳康”后,睡眠障碍持续一段时间,并伴有焦虑等情绪问题时,通过自身调节效果不明显者,可以填写ESS嗜睡量表筛查等方式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去医疗机构找专科医生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普通人最常遇到的睡眠问题就是失眠,有些人却有‘秒睡’‘倒头睡’‘着床睡’的能力,这些人中有些睡着之后就立马打呼噜,或睡不了多久就觉醒,之后继续睡,反反复复好几次,这在临床上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如果白天犯困还伴有猝倒,很可能是发作性睡病。”韩芳教授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是发病率不到万分之一的罕见病。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以下简称“睡病”)。我国经过多年的公众教育,明确登记姓名的患者仅有1600人,在几大睡眠中心登记的病例也不足6000人,其中2/3是学龄期儿童。这类患者常常说睡就睡,无法自控,一激动就瘫软,喜做噩梦,经常梦境与现实不分,开车都能睡着,非常危险。韩芳教授指出,公众对“睡病”的认知不足,让这类患者很受“委屈”,不被理解的地方多。
 
为此,本次全民睡眠公益系列活动特别设立《罕见的梦》公益画展,希望借此打破疾病与普通大众的认知壁垒。公益画展所有画作场景均来自患者的梦境,汇集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多国作品,有的是患者自己创作,有的则是邀请艺术家协作手绘而成。
 
作为本次活动发起人之一,韩芳教授强调,睡眠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改善免疫系统和心情,也有助于大脑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失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可能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睡个好觉有多难?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脑出血为何盯上年轻人?6个高危习惯你中了几条?
时事
午睡心慌像做贼,是心脏坏了吗?医生说,这几种情况必须就医!
新京号
国民睡眠调研:大学生晚睡晚起成常态,肥胖人群夜间清醒次数更多
消费
今日辟谣(2025年3月21日)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3月21日)
时事
孩子把AI当作“心理树洞”可行吗?精神科专家分析
时事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关注早期症状,遇“帕”不怕
消费
癌细胞最怕的防御系统曝光!预防癌症一定要知道的4个“免疫密码”
新京号
“手机式童年”之下,同伴玩耍、一觉天明渐行渐远
文化
技术必然会导致医生权力的丧失吗?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