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六问儿童睡眠问题:补觉有用吗?梦游能叫醒吗?打鼾影响健康吗?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3-03-21 12:17
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对儿童的生活质量、记忆力、学习、注意力、情绪和行为都有积极影响。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主任许志飞指出,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显著不足,儿童睡眠具有显著年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段儿童常见睡眠问题不同,应科学应对。
 
儿童常见睡眠问题有哪些?
 
许志飞:大于6个月的婴儿,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障碍,如就寝时间延迟和拒绝入睡、需要依靠安抚或某种物品等才能启动睡眠或醒后再次入睡、夜间频繁醒来。幼儿期就寝时间延迟或拒绝上床睡觉、夜间频繁醒来或对夜晚独自睡眠感到害怕和焦虑比较常见。此外还有鼾症,夜惊,夜间突发惊恐、尖叫,梦魇和磨牙等。
 
学龄前期常见有入睡困难、鼾症、夜惊、梦魇和磨牙,5岁以上儿童还常见夜间遗尿。学龄期儿童睡眠不安、夜惊等问题逐步减少,更多地表现为就寝时间晚、睡眠不足、白天嗜睡、睡眠不规律以及睡眠焦虑、发作性睡病等比较常见。
 
睡眠能提前储存和透支吗?
 
许志飞:睡眠不能储存和透支,平时熬夜,周末补觉的方法并不可取。周末长时间补觉并不能逆转睡眠不足的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睡眠节律紊乱。有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后,即使连续补觉一周,也不能完全恢复睡眠剥夺造成的不良后果。
 
儿童及青少年睡眠“负债”十分普遍,必要时可以通过睡眠日记的方式调整。睡眠日记每天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了解填写者的睡眠模式及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有利于后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没有入睡困难等问题的小朋友可以尝试白天小睡来改善睡眠不足对儿童白天功能的影响,时间不宜过长。偶尔晚睡,第二天可以较平时早上床15~30分钟。必要情况下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睡觉打呼噜会影响健康吗?
 
许志飞:如果孩子1周超过3个晚上睡觉时发出响亮的呼噜声,睡觉时张着嘴巴,呼吸费力,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烦躁,脖子前倾,有时抱怨头痛,这些信号都提示,可能存在一种叫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类睡眠呼吸的问题,严重的可以引起小朋友认知行为障碍、心血管并发症、颅面发育异常,甚至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诊。一般儿童打呼噜多是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导致,可到儿童睡眠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就诊。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部,鼻咽顶后壁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呈橘瓣样。腺样体在2-6岁时开始逐渐增生长大,到8-10岁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腺样体肥大存在哪些危害?
 
许志飞: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会出现鼻塞、持续流涕、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听力,出现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患儿就会逐渐出现睡眠缺氧的症状,造成生长发育障碍及智力受损。长期张口呼吸也会导致颌面骨发育障碍,出现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上唇上翘、面容呆滞等,也就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如果儿童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防止腺样体面容的形成。电子鼻咽镜或鼻咽侧位片检查可以清楚地呈现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的程度。
 
什么情况需要切除腺样体?
 
许志飞:如果是仅有轻微肥大,没有睡眠打鼾、憋气等呼吸道阻塞症状,就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或者只是轻微打鼾,感冒后才出现症状,且病史较短的情况,一般药物保守治疗就能缓解,也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症状比较明显,病史较长,存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保守治疗不缓解等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手术可以改善鼻腔通气,晚上睡觉不再需要张嘴呼吸,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经鼻呼吸模式。有睡眠憋气和呼吸暂停的孩子,术后能纠正夜间缺氧,对孩子的生长及智力发育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样,因为腺样体肥大而导致的反复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相关疾病,也会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得到改善。
 
孩子梦游,家长该怎么做?
 
许志飞:梦游在医学上称为睡行,是在深睡眠中发生的部分觉醒,常常发生在前半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数分钟,少数可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第二天儿童不能回忆。遗传因素在梦游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睡眠不足、心理社会压力、声音刺激等可作为诱发因素。睡行症状常常在青春期前后消失。儿童睡行发作时一般不会伤害到自己,此时儿童很难唤醒,受伤时也不易清醒。
 
家长尽量不要强行唤醒正在梦游的孩子,否则孩子可能会出现恐惧、烦躁不安等。家长可尝试引导儿童睡回床上。卧室周围环境尽量安全、安静,窗户锁好,必要时排除癫痫等疾病。
 
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睡个好觉有多难?

相关推荐
叶茂中:从小镇青年到“地球人都知道”
时事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数字化”?
文化
巴甫洛夫的狗,对治疗失眠有何启示?
文化
“绿叶”王祖蓝:四十不惑,艺德无价
娱乐
有多少小胖墩的身后,站着胖家长和繁重的课业
新京号
世界睡眠日:你可懂得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文化
焦虑催生的“跳绳培训班” 为何突然火了
教育
老舍北京地理:12个坐标与一生血脉
娱乐
今起全城寻找“感动社区人物”
综合
家园共陷“小学化”怪圈 谁更需改变?
教育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