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线上商品来源数据分析,多个短视频平台采样达标率低于30%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唐峥
2023-03-20 13:21
从测试结果来看,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比线下商品不达标率高出两成多。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年3·15期间,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全国14个省市消协组织2020-2022年发布的比较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其中,对测试商品来源分析的结果显示,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比线下商品不达标率高出两成多,抖音、快手、蘑菇街等平台采样达标率均低于30%。


2020-2022年部分消协组织发布比较试验结果不达标商品类别情况。图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比较试验是消协组织通过模拟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并参照相关标准或专业测试方法,从消费者关注与实用角度,用公正的评价程序对同类商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对比,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客观翔实的消费信息,指导消费者合理选择商品或者服务,保障消费者更好地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20-2022年中消协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等14个省市消协组织发布的175次比较试验结果,涉及公布具体比较试验结果数据的商品样品5154个,其中4017个样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占比77.94%;1137个样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占比22.06%。


在1137个不达标样品中,统计到706个测试不达标项目,其中,一般性质量问题326个,占比46.18%;宣传标签标识问题204个,占比28.90%;安全问题176个,占比24.92%。说明测试商品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一般性质量问题,其次是宣传及标签标识问题,此外是安全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有3140件比较试验样品公布了购买渠道,其中,线上采样1944个,符合有关标准样本1255个,达标率64.56%;线下采样1196个,符合有关标准样本1042个,达标率87.12%。线上采样商品达标率比线下采样商品低出两成多,这说明线上商品质量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从测试结果来看,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比线下商品不达标率高出两成多。线上采样渠道主要涉及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唯品会、苏宁易购、拼多多、蘑菇街、国美、小红书、小米有品、抖音、快手等平台。


其中小米有品、1号店、唯品会等平台采样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达标率相对较高;而抖音、快手、蘑菇街等平台采样达标率均低于30%,达标率相对较低。这说明部分品牌商家自营网站和传统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质量相对较好,而新兴短视频平台的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待提升。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阜阳:巧用“三板斧”化干戈为玉帛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白酒节前市场观察:中高端促销竞争激烈,年份差异化成亮点
消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真假“黄金苹果”调查:标价相差十几倍,“冒牌货”混迹电商平台
消费
剑南春炮轰伪造授权书背后:多个店铺拒绝出示,公司客服核实不便
消费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财经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