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3月2日,在2023年北京市投资促进暨“两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孙尧介绍,2022年全市投资促进和“两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新增入库项目5794个,累计新增预计投入资金1055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市投促中心分期分批确定重大项目清单,牵头成立市区联合项目组,对发现的问题提交市领导高位协调调度,各区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各部门主动服务解决问题,有效推动了重大项目落地。市区协同推动落地10亿元以上内资大项目和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共212个,涉及金额684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161个,涉及金额5940亿元,包括落地西城注册资金300亿元的国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公司、落地昌平注册资金200亿元的中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落地顺义注册资金150亿元的中冶长城投资有限公司等项目;外资项目51个,涉及金额129.8亿美元,包括落地朝阳增资24亿美元的亚马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地怀柔注册资金10.6亿美元的吉库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海淀增资9.1亿美元的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
全市集约利用优质资源高效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投资北京峰会、第二十五届京港洽谈会等200余场活动,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第一时间组织了三年来首个境外招商团组赴港招商。
市投促中心实施了“投资北京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完成了对第一批知名合作机构的授牌,进一步拓宽了国际高端联系渠道;借助服贸会、进博会、厦洽会等国家级重点经贸活动平台推出了移动的“投资北京会客厅”,通过“直播矩阵”平台举办了助企纾困等系列在线政策解读活动。
从各区看,东城、西城、海淀、丰台、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密云等14个区完成新增预计投入资金全年目标任务。其中,顺义、大兴、海淀、丰台、房山等区在队伍建设、区内调度、完善制度、政策激励等方面整体工作水平位居前列,对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活动举办上,大兴、海淀、昌平举办活动数量领先;在引进外资上,海淀、朝阳、大兴的外资项目预计投入资金规模居前。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