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技部: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3-02-24 13:17
发挥优秀团队、优秀人才的作用。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当前,我国在一些方面有“卡脖子”的技术短板,怎样从源头上把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搞清楚,需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王志刚介绍,科技部制定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引导全社会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多元化的投入。这些年,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大家都在增长,但是基础研究增长的速度更快一些。”


王志刚表示,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建成了FAST、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一批国之重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也部署了一批重点项目,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面都有一些成果,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但基础研究还有一些难点和不足。“基础研究首先是能提出问题,提出真问题,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王志刚说,要从重大的难题、短板、困难中去凝练科学问题。


对于如何解决“卡脖子”的技术短板,王志刚表示,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还要发挥优秀团队、优秀人才的作用。真正的基础研究,是从提问题到提出好的研究方法,好的研究范式到最后能够解决问题,回答一些科学难题,同时能够就一些方法规律作出描述。要真正有一些做基础研究的高水平科学家以及团队。


王志刚表示,下一步将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这个主线,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同时,优化基础学科布局,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特点。要看到科技真正的希望在青年科学家一代,要让青年科学家有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回望食品产业“十四五”:从“数量扩张”迈向“素质提高”
消费
颠覆进行时!从“火、稳、智”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新京号
我区10人喜获北京市劳动模范、8人喜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京号
千万吨级鸡蛋市场如何突围?品质和品牌是关键
消费
聚焦两会 | 聚热点、话民生、谋发展——听北大医学代表委员两会声音
新京号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红旗文稿》| 安钰峰: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率先突破!芜湖市政府最新发布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健康东营 你我同行”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老幼健康、呵护朝夕美好”专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