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普查成果利用情况如何?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2023-02-15 13:4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历时近三年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普查的目的在于应用。2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此次普查方案制定开始,就确定了“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推动普查成果应用。


国务院普查办先后印发了加强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普查应用成果。普查数据成果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务院普查办组织专题组,联合北京、河北、浙江,利用普查数据成果针对极端情景下人口、房屋建筑、道路可能的灾害风险及其影响,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形成专题评估报告,提出安全保障工作建议。

其次,服务行业发展需要。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于普查获取的房屋建筑调查数据和灾害风险属性信息,牵头开展2022年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探索普查成果在城市信息模型、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城市体检、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领域的应用;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干线公路普查发现的高风险点,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灾害防治工程;水利部门将普查数据成果用于指导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支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气象部门将普查成果纳入到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集中统一管理,推进各级气象部门在业务方面的应用,包括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观测站点选址、气象灾害保险等方面。


三是服务于城市安全管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将普查数据与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城市管理平台融合,为城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会商评估、应急救援处置等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服务基层能力提升。立足于“普查数据取之于基层、用之于基层”的定位,各地积极探索将普查成果融入到社区综合管理体系,加强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打造高效智慧的“全科大网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来筑牢基层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第一看点
2025防灾减灾大会将于4月28日至29日在杭州举办
时事
金融赋能老龄社会:从意定监护到财富传承的制度破局
智库
2024年度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10个!应急管理部刚刚发布!
新京号
应急管理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
新京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第一看点
六大看点,聚焦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时事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一看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鲁医健康说”东营卫生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碘缺乏病防治专场)
新京号
权威发布|【改革矩阵+品牌赋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构建"1+6+3"改革体系 打造"十全事美"升级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