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店 开新局|“首店首发”品牌溢出和消费升级效应显著
2023-02-07 15:38

订阅
1月6日北京北部地区迎来区域内全新零售概念百货DT51,其中入驻了20余个全国首发品牌,1月9日老字号丰泽园东直门店与新老“粉丝”见面,朝阳大悦城1月迎来14家新店,呷哺呷哺1月国内新开34家门店、北京有4家新店亮相……2023年开年后,多个企业、品牌加速开拓新版图。
在餐饮方面,受疫情影响,2021年11月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关闭部分门店,今年则将推进“硬骨头”计划,重新经营部分此前关停的门店。与此同时,怂火锅、佩姐等不少新兴品牌也在持续发展开拓新店。赖阳表示,“餐饮品牌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在一线城市很火爆的品牌,二线城市也有消费者追捧,但不同城市之间消费者消费能力还是有层级差别。所以对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还是要谨慎评估。”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提到,部分企业在做品牌的复合化发展,“企业也要去做这种探索,而不是一个品牌同一个价格体系,如果不同地方价格有差别,品牌定位就乱了,所以需要有高端、低端品牌相互配合。”市场是不断竞争的,即便有老牌的企业占据了市场,但总有市场创新者,会找到不同的特色价值点进入市场,“特别是餐饮,现在消费者思想更加多元丰富,他们愿意尝新,中式和西式的结合,不同地域口味的产品结合等。因此,开店要敏锐分析消费市场的需求,找到特色、创新产品。”
北京商业版图也不断迎来新成员,1月初,北京华联旗下全新零售概念百货DT51开业,其与北京SKP共享品牌资源和买手团队,目前已经成为大众点评亚运村购物热门榜第1名。在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看来,SKP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仍能一枝独秀,不管是在门店的定位、品牌的组合、顾客的服务,还是在运营管理上都有一些独到的地方。“百货业态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还是应该进行不断创新。”
据了解,DT51入驻了20余个全国首发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首店是商场和品牌吸引客流与消费的有力抓手,更能有效吸引本地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认为,首店经济将持续作为北京市场2023年的发力点。2022年,北京共有超过600家品牌首店落地,“首店首发”有显著品牌溢出和消费升级效应,2023年将持续为商场催生新的消费场景和话题热点,撬动新人群消费潜力。
新京报记者 张洁 段文平 袁秀丽
编辑 王琳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