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故乡年味|返程行李箱,装满家的味道
新京报 记者 王子扬 秦胜南 薛晨 张明璇 王真真 刘欢 编辑 李严
2023-01-28 13:07
春节假期结束,来自故乡的年味美食被装进行囊,踏出故乡的门槛,游子们挥手告别家人。这是一个不舍的瞬间,每当离开家乡,背包与行李箱里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
食物是最能告慰思乡情绪的,无论是故乡的特产,还是父母亲自制作的面点,都蕴含着数不尽的亲情。心安处是故乡,味道更能让人与故乡产生联结。让我们看看返程的人们带回了哪些故乡年味,让味蕾再回味一番那熟悉的感觉。
小笼包里裹着对家乡的惦念
小秦的家乡:河南开封
带回的年味:小笼包、花生糕、油炸花生、核桃、红薯干、奶油杏仁、葡萄、膨化食品,共8种。
讲述:在外工作离乡十多年,对家乡的惦念往往从一口美食开始。两年未回乡过节的我,春节期间回到开封的第一天就是回味一下家乡的名吃小笼包,最馋这一口。
“提起一绺线,放下一蒲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品尝过开封小笼包的人,对这道美食都有这样的赞誉。在儿时的记忆中,小笼包是过年必吃的美味,每个小笼包有18至24个褶子。怎么吃也有讲究,需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咬一小口,后喝汤,免得烫口腔。
那个时候,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都会到小笼包老店聚餐。刚出锅的小笼包薄皮汁满、晶莹剔透,一笼屉有十个,一上桌,家里的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待长辈先夹,轮到自己的时候,心急得就忘记了小笼包汁水的烫,咬第一口时一不小心还会把里面的汤溢到身上,烫得龇牙咧嘴,一边喊烫嘴一边说真香。
返程前,家人知道我爱吃小笼包,专程到知名老店购买一大袋速冻包装的小笼包,袋子下边还放了些冰袋,以便做好路途上的冷藏。
我的行李箱里还被爸妈塞满了大包小包的家乡美食——麻辣花生、五香花生、花生糕……一袋袋美食里不仅包含着对家乡的不舍,也浓缩着家人的惦念和关爱,延续着浓浓的年味。
红糖开花馒头是父母制作的亲情美味
青川的家乡:山东诸城
带回的年味:吊炉花生、灌香肠、红糖开花馒头、母亲包的水饺、圆火腿、猪头肉,共6种。
讲述:又到了离家的日子,纵然有千般不舍,也只得拔掉充电器,收拾行李踏上离家的站台。每次离家,母亲都给我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美食,让我在北京也能短暂地品尝到家的味道。与往年不同,今年我没有选择带最具特色的辣丝子,辣丝子虽然鲜爽好吃,但不能长久存放。我选择了当地都会购买的吊炉花生,以及母亲亲手制作的香肠和红糖开花馒头。
吊炉花生是古代宫廷烘焙花生的做法,后传入民间。这款食物并非山东诸城特有,但每年购买吊炉花生的人络绎不绝。用吊炉烘干设备烘干的花生,香气扑鼻,口感酥脆,是闲暇难得的美味。
母亲做的香肠与其他地区的香肠味道不同。作为春节期间待客必备的一种食物,香肠制作完成后,只需要蒸一下切完装盘即可上桌。灌香肠的过程比较复杂,最好选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这样制作出来的香肠香而不腻。
红糖开花馒头是母亲的拿手绝活儿,每次回家她便早已准备蒸好一锅,让我尽情享用。山东人喜面食,红糖开花馒头则带着红糖独有的香气与颜色,淡淡的甜味恰到好处,从小到大独爱母亲制作的红糖开花馒头,香甜可口,蓬松暄软。
带上莜面、熏肉延续家的味道
李嘉的家乡:河北张家口
带回的年味:柴沟堡熏肉、蔚县豆糊糊、莜面、糖醋带鱼、肉肠,共5种。
讲述:以往每次从家离开总要背很多东西,今年回家前就想再也不带吃的走。可真到离开时,还是带了很多。有的是家人买的,比如柴沟堡熏肉、蔚县豆糊糊。还有的是家人亲手做好的,比如莜面、包子、炖好的糖醋带鱼、肉肠等。拒绝的话本来已到嘴边,可家人一句“你自己也不爱做,带回去热一热就行,没多少东西”,便将结局拍板。
春晚时,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段子里说,他妈让他带吃的,是为了给家里腾地方。其实,我家里很多食物春节期间就已经吃完,返程带的大部分都是家人这两天专门为我做的。
看着家人忙着做莜面、包子的身影,我想,带这些年味离开,既是延续家里的味道,也是让家人放心。那又何必犹豫,满载而归便是了。
火腿肠与糯米饭都是“妈妈牌”
皓泽的家乡:贵州六盘水
带回的年味:手工火腿肠、麻辣土豆片、米粉、卤味牛肉、卤味小肚、腊肉、竹叶黄粑、糯米饭(包含糯米及油辣椒、炸土豆粒、折耳根、酸萝卜粒、花生米等配料),共8种。
讲述:贵州人嗜辣,与辣椒相关的美食是离乡的贵州人必带佳肴。要说带回北京的味道,首先就是麻辣土豆片。与超市里的包装产品不同,六盘水最好的麻辣土豆片存在于菜市场内,以家常美食的姿态与蔬菜水果比邻而居。麻辣土豆片由摊主提前炸制,依据消费者口感的不同,现场采用六盘水特有的五香辣椒面为土豆片增添美味。此次我买了两种麻辣土豆片,一种选用的是普通土豆,另一种选用的是被当地称为“乌洋芋”,果肉呈现出乌紫色泽的土豆品种。
必带的另一家乡味,同样是六盘水人喜爱,且在北京较少见到的糯米制食品——竹叶黄粑。黄粑口感糯香甘甜,无论是开袋即食,还是煎烤食用,都会有别样的香甜滋味。自己最喜欢黄粑在油锅里煎出的锅巴,特别香甜。
米粉更是六盘水当地受欢迎的食品,作为六盘水市民饮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米粉可以在任何时候作为主食,搭配羊肉、鸡肉、牛肉、猪肉等不同肉类制作的汤底或浇头一起食用。这次在我家附近的菜市场购买了不少鲜米线,回京后可以成为思乡时回味家乡味必备的主食。
我所带的美食中,最大一部分都是“妈妈牌”。从我要返京的前两天,妈妈便开始了准备。糯米饭、火腿肠、腊肉、卤味,几乎都出自妈妈的手。她细心地将糯米本身与配料分开包装,糯米饭配料里有花生米、酸萝卜、油炸土豆丁、脆哨等,分开包装能最大程度保证糯米饭的新鲜度。回北京后,只需要将糯米与配料拌起来就可以吃了。
腊肉、卤味与火腿肠则是妈妈在春节前便准备的年货。为了让家乡味尽量保存久一些,爸爸妈妈还一起完成了对这些美味的真空包装。
煎饼、黄馍馍,陕北味道带回京
刘悦的家乡:陕西子长
带回的年味:煎饼、陕北馃馅、黄馍馍,共3种。
讲述:正月初六晚的回京火车票,从早上父母就开始给我准备要带的东西。他们先去饭店购买现做的煎饼,回家用真空机装袋。煎饼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当地小吃,这是一种用荞麦磨粉摊煎的薄饼,煎饼薄如蝉翼,卷入豆腐干即可,吃起来Q弹爽滑,是我们当地一年四季最受欢迎的零食之一。爸爸在我行李箱里放了两袋煎饼,够我在北京吃几天。
妈妈还准备了陕北特有的庙会糕点,薄酥的面饼,包着红枣、糖制作的枣泥,一口下去,枣香十足。初六中午,妈妈专门去集市买馃馅礼盒,嘱咐店家现场制作枣泥较多的馃馅。每次吃馃馅总能勾起小时候乡下赶庙集的回忆,一个馃馅,一根红绳(当地祈福平安健康的红色棉线),跪在神像面前,一边和奶奶跪着祈祷好运来临,一边偷偷吃着甜甜的馃馅。
行李箱里还有红豆馅的黄馍馍。这是陕北特有的糜子谷物、甜香的红豆制作的“黄金馍”,吃起来软糯香甜。妈妈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馍,特意买了一些,回北京也能吃到正宗的陕北味道。”
轻装出行是我喜欢的状态,以往的行李箱装有很多东西,会觉得沉重又麻烦。但这次,行李箱装的不只是爱吃的陕北味道,更是父母深沉厚重的爱,行李箱虽笨重,但我拎得满心欢喜。
香油、咸鸭蛋藏着最朴素的亲情
小王的家乡:河南周口
带回的年味:现榨香油、自家咸鸭蛋,共2种。
讲述:大年初四清晨,奶奶家厨房的轻烟与清晨的薄雾交织成冬日清晨的朦胧画作,这是我要回北京的日子。还没从被窝里钻出来,奶奶和姑姑已经在帮我准备早饭和路上吃的食物了。因没买到回京车票,我要搭乘同村大哥的车返程,行李刚收拾妥当,大哥的车已经停在了门外。匆匆喝了稀饭,背起背包就要跑出门,爷爷端出了一盘鸭蛋和一瓶香油,非要装进我本来就满满当当的行李包里。
鸭蛋是爷爷奶奶家养的鸭子下的,无论什么时候回家,腌鸭蛋的缸里总是堆满了咸鸭蛋。为了让鸭蛋更好吃,秋天时爷爷经常去玉米地里捉蜗牛来喂鸭子,据说这样的鸭蛋蛋黄油脂更多,颜色也更漂亮。
香油是年前爷爷去镇上现榨的,这种现榨的芝麻香油香味醇厚自然,家乡人吃面条时滴上两滴,立刻香气扑鼻,增色许多,平常很难买到,因此爷爷每年都会多榨两瓶,让我们带回。
朴素的食物里,藏着最朴素的亲情。我想,带回的不仅仅是鸭蛋和香油,还有爷爷奶奶一日一日积累的期盼和一滴一滴流淌的想念。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秦胜南 张明璇 薛晨 刘欢 王真真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子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故乡的年味儿

相关推荐
北大食堂推出毕业套餐!
新京号
为生活上点“新”,华润万家自有品牌生活节解锁品质夏日
企业资讯
闰土真实存在吗?从《故乡》看小说中的虚构与非虚构
文化
临泉山羊美食节即将开幕!这份皖北最强“咩”味地图请收好!
新京号
加缪与希腊:“一个经阳光净化的生命”
文化
拼多多打通 “新荔枝道”,此去长安一马平川
企业资讯
哪一道菜,标记了你在厨房里的“成年礼”?
文化
​一种有关“美貌”的炫耀性消费?来自美国俱乐部的田野观察
文化
“让猫当主人”:回乡艺术家和200只猫改变的村庄
时事
童年需要一点“无聊”
新京号
热门评论
派大星
7天前
看得我刚回来就又想家了。。。
shake
7天前
现在都直接快递邮寄啦!
六金yR
7天前
必须是哪里的枣也比不过我们新疆的枣~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