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孩子不对患病父亲尽赡养义务却继承房产,姑姑向法院提起诉讼
新京报 记者 左琳 编辑 刘倩
2022-12-17 22:25
该案中虽然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但赵家四姐妹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利害关系人,不应当在遗产继承中被排除在外。
新京报讯(记者 左琳)12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通报8例司法助力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包含司法助力文物保护、司法助力文艺繁荣、司法助力文明传承、司法助力文创发展四个方面,涉及刑事、民事、知识产权、执行等多个领域,充分彰显司法对文化传承发展的保障作用。在司法助力文明传承类,该院通报了一起“四姐妹诉不尽赡养义务第一顺位继承人房产继承案”。

2003年,赵某与王某调解离婚后,其8岁的女儿小赵由母亲王某带走抚养。离婚后没多久,赵某因一场疾病成了植物人。2017年,赵某因病去世。

14年间,赵某一直由赵家四姐妹负责照顾,王某和小赵鲜有露面。赵家四姐妹操办完丧事后整理遗产遗物,其中有一套位于通州区的商品房是赵某唯一的遗产,房产证也一直在赵某处保管。小赵起诉赵家四姐妹,要求返还房产证原件,后主动撤诉。然而还不及赵家四姐妹联系小赵处理房产,赵家四姐妹于2018年又收到了小赵的起诉状。赵家四姐妹看到起诉材料才知道小赵与王某已经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将房产过户至小赵名下。赵家四姐妹气不过小赵不尽赡养义务还故意隐瞒四姐妹的扶养情况,故起诉要求撤销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

经审理,法院认为赵家四姐妹多年来对赵某进行扶助、供养,属于房产继承的利害关系人,而小赵与王某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可能影响赵家四姐妹的合法权益,故裁定撤销此前作出的民事裁定书,双方需要重新进行遗产继承。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表示,该案中虽然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但赵家四姐妹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利害关系人,不应当在遗产继承中被排除在外。该案发挥了司法确认程序异议之诉的程序性价值,实践了继承法相关规定的实体性价值,发挥了警示“不尽义务”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社会价值,有力弘扬养老、孝老、敬老善良风俗。该案审理积极弘扬了传承孝道家风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表示,今后,法院将进一步立足辖区特色,积极构建“文物+文艺+文明+文创”四位一体司法保障工作体系,为首都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贡献更多东法经验、东法智慧和东法力量。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左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uolin@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四姐妹照顾患病弟弟14年,法院判决四人与侄女平分遗产
时事
以案释法呼吁维护残疾人权益,北京一中院通报多起典型案例
时事
20多年前办理的收养为何被认定无效?北京海淀法院以案说法
时事
涉养老机构、赡养、遗产等纠纷如何化解?密云法院发布案例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