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博安生物港股上市再进一步 商业化能力有待考验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2022-12-14 11:20
绿叶制药分拆博安生物赴港上市有了最新进展,12月11日,绿叶制药公告,博安生物已就建议分拆及全球发售向联交所递交聆讯后资料集。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博安生物手握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数款大品种的生物类似药,在研产品线也以生物药为主。博安生物能否凭借生物药“闯”出一条路?

二次递表谋划港股上市

11月30日,博安生物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此前,博安生物曾于今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成立于2013年的博安生物,拥有完整的从抗体生成及先导优化物、细胞系建立及工艺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生产及商业化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目前,博安生物已跻身国内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前列,亦围绕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布局,专注的疾病领域包括从事治疗用抗体开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疼痛及内分泌疾病 ,跻身国内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前列。早在2019年12月,绿叶制药对外公告,与绿叶投资集团签署购买协议,收购博安生物98%股权,收购总价不超过14.47亿元。彼时,博安生物已构建了10多个拥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抗体以及8个生物类似药的产品组合,绿叶制药通过收购获得博安生物所有在研产品、抗体筛选平台、知识产权、抗体生产平台等一系列资产,进而在生物制药领域形成从研发、生产再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2021年1月,在先后获得两笔共约8.8亿元融资后,博安生物估值达到56亿元。此次港股IPO前,绿叶制药间接拥有博安生物72.32%的权益。

此次港股上市,博安生物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核心产品及其他产品的研发、商业化以及补充运营资金等。

掘金生物药领域

博安生物重点布局的生物药领域,近年来正成为医药市场中新的增长点。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19年的228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中国市场生物制剂销售收入则从2014年的116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6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4%;预计2018年至2023年,中国生物制剂市场的销售收入将以19.6%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达到6412亿元。

可观的市场规模下,再来看看博安生物的产品。

2021年5月,博安生物旗下抗肿瘤生物药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这也是博安生物首个商业化产品。贝伐珠单抗为明星药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贝伐珠单抗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预计2030年将增加至179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8%。这一国内超百亿的市场吸引40多家药企争相布局。其中,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于2019年12月获批上市,2020年便实现12亿元的销售额,2021年更是直冲31亿元,市场份额超过原研药,达到了57%。博安生物方面,为推进药品商业化,公司与阿斯利康中国签订协议,包括利用阿斯利康中国的市场准入以及销售及营销网络,上市当年,博优诺实现销售收入约1.59亿元。与抢占上市先机的齐鲁制药相比,销售额还有明显距离。

近期,博安生物迎来另一个重磅产品。今年11月,博安生物自主研制的地舒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为博优倍)获批上市,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这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地舒单抗注射液。博优倍是安进公司普罗力的生物类似药,普罗力于2020年12月上市。2021年,普罗力在全球的销售额为32.48亿美元。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2030年,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地舒单抗在中国的市场规模预期将达78亿元。

拿到上市先机,接下来考验的,便是博安生物的商业化能力了。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依沃西头对头试验连胜两局,康方生物扭亏的希望来了?
消费
亏损约600亿元后,百济神州预计今年将盈利
健康
他开创了AI蛋白质结构领域,现在要做比诺奖更大的事
新京号
对话安聪慧:预计今明两年车市竞争最激烈,极氪7X将在9月上市
汽车
从完善供应链到海外深耕,解读茶百道首份财报高质量发展路径
消费
荣昌生物下调募资金额,定增能跟上“烧钱”速度吗?
健康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轩竹生物终止上市:暂缓审议超一年 打破“三无”状态未改写结局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