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多措施促进老年人接种疫苗 这些办法被证明行之有效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吴为 耿子叶 赵利新 王景曦 姜慧梓 编辑 张树婧
2022-11-27 16:47
检查诊断、专家答疑、入户接种……这些方法帮助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

新一轮抗疫正处于最胶着的时刻,而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老年人群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疫苗是人类抗击传染病的治本之策,如何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把脆弱的人群“武装”起来?

 

今年以来,北京市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和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新京报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与基层实践中,了解到多种新的做法、案例、经验,以期澄清误解,扫除顾虑。也为未来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提供“他山之石”,使全社会在这场抗疫中真正“后顾无忧”。

 

成立专班,重点攻关老年人群

 

由于居住分散、基础病较多、行动不便等多种原因,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相对较晚的群体。今年以来,北京市多地成立专班,组织专门队伍,促进老年人接种工作的推进。

 

在大兴区瀛海镇,为全面推进镇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成立了疫苗接种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成立2个接种点办公室,同时发挥在职党员、下沉干部、网格、志愿者等力量,实行党员干部包社区、包片机制,让党员做疫苗接种的“示范员”“发动员”,提高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接种率。

 

就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多次召开疫苗接种工作调度会,明确摸排、登记、接种点秩序、数据、医护等具体分工和人员职责。

 

在密云十里堡镇,一个党员联系群众的机制建起起来,“我们社区每一个党员,都至少联系十名群众,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只要群众需要帮忙,找负责联系的党员,这个党员就要尽力帮群众解决困难。”密云区十里堡镇海怡庄园社区书记梁跃说。

 

6月5日,海怡庄园社区为老人集中接种疫苗做准备工作。受访者供图

 

入户科普,鼓励老人放下顾虑

 

在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如何对老年人进行科普、让老年人放下不必要的顾虑,是第一道难关。

 

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密云区十里堡镇海怡庄园社区,人口流动量大。社区书记梁跃和其他工作人员便挨家挨户去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家里,询问情况、科普接种疫苗的知识。66岁的曹领学有老年病,担心疫苗会影响身体健康。等到社区工作人员登门来科普疫苗知识的时候,他和社区工作人员聊了十几分钟,便逐渐放下心来,同意接种疫苗。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于2021年初调入防疫专班的张军,一直在从事疫苗接种的推进工作。他告诉记者,为促进符合条件的老人接种疫苗,他们每天行走在深山区的每一个村庄里,进村入户,为老人宣传疫苗知识,鼓励老人积极接种。

 

斋堂镇为老年人接种疫苗。受访者供图

 

狄安强是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医师,他负责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也负责疫苗接种反馈热线的咨询工作,他介绍,“我们会分析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挨个回答他们的问题,处理不了的问题上报给疾控专家,他们会再次评判处理。”近日,石景山区再次发布文章,科普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信息。“这些科普文章,也为老人解除了不少顾虑。”狄安强说。

 

流动接种,设立多特别通道

 

针对社区60岁以上年纪大、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各区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专车接送、入村上门、流动接种等。

 

大兴区瀛海镇开通了疫苗接种车和专车接送渠道,同时为养老院的老人全部采取上门服务。


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各社区会按时上报老年人疫苗接种计划,由街道组织开展“爱心巴士”接送服务,统一安排专车到社区接送老人前往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工作人员全程陪护。接种现场,还专门为老年人设立等候区、血压测量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接种反应处置区等区域以及硬件设备。

 

在去年年底,石景山区卫生健康委以6个临时接种点为主,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补充,租用6辆流动疫苗接种车、组建9支疫苗接种医疗“轻骑队”进社区,将疫苗送到老年人身边。

 

丰台各街镇也都开通了老年人爱心接驳车往返接送,由社区干部全程陪护,并有急救人员应急保障。接种小分队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从上门评估到接种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增设“家庭医生服务岗”,老年人“先体检后接种”,让老人和家属放心。

 

在门头沟区,流动的接种队伍,每天往返于山区的各个村庄,尽管每个村庄需要接种的老人数量并不多,但由于基础病控制的问题,流动队伍往往要去很多次,才能完成一个村的老年人接种工作。

 

专家答疑,排解老人心中疑虑

    

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中基础病较多,不少人健康状况欠佳。因此,即便进行了科普、宣传、动员工作,在接种时,也要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

 

石景山广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医师狄安强告诉记者,老年人自身的疾病,包括血压高、刚刚癌症手术后等,这些顾虑在接种之前也会反复跟医生提及。“老年人在排队接种前,也会一直问问题,这时候我们就会一对一答疑。见到老人之后,先进行健康评估,包括量血压、看过往病史等,确认老人是不是在慢性病的稳定期,有没有接种禁忌等,然后才会对老人进行疫苗接种。”

 

在丰台区,各个街道借助家庭医生力量,在无门诊的时段开展老年人体检、咨询、评估等专场活动。家庭医生与社区干部一同上门动员,现场设置咨询台,由各科室专家组成评估小组,为老人答疑解惑,最大程度消除老年人的顾虑。此外,每日还会开设流动疫苗接种点,确保老年人方便接种。

 

在门头沟斋堂镇,专家、医生现场答疑问诊,是接种前的必经环节,防疫专班的工作人员张军介绍,在接种之前,都需要医生进行答疑、研判,详细为每一位老人解释接种疫苗的知识。

 

检查诊断,保护老人安全接种

 

在进行接种前的问诊、科普、答疑之后,针对老年人接种,不少地方还采取了专门的检测措施,确保老年人安全接种。

 

在海淀区田村路街道的疫苗接种点,医务人员会为每一位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老人先测量血压,再进行接种。有老年人有接种疫苗意愿,但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在征得老人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则会进行上门服务,为老年人申请“疫苗接种小巴”接送,全程陪护,完成疫苗接种。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医生会首先进行健康评估,包括量血压、看过往病史等,确认老人是不是在慢性病的稳定期,有没有接种禁忌等,然后对老人进行疫苗接种。

 

在广宁街道寿山福海养老院,狄安强和“轻骑队”同事们为老年人做新冠疫苗接种前的信息登记。受访者供图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医生会在接种前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张军介绍,“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这些疾病不是不能接种,而是要在控制平稳的时候接种。接种点还有各种仪器,可以随时检查,如果恰好在病情波动的时候,就不能接种,只能等待下一次。所以,有时候我们进村接种,恰好老人的慢性病在波动期,不能接种,就需要等到病情平稳期再入村接种。”

 

专业救护,多种措施周密保障

 

接种疫苗之后,需要留观半个小时,观察是否会出现异常反应。针对老年人群,这一机制需要更加完善和周密。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为各个接种点配备了医疗机构专业救护人员,若出现异常反应能及时识别、快速处置。街道疫苗专班还特别为老年人提供全程贴心陪护服务,协助扫码、填写接种信息、登记、测量血压、陪同等候留观。

 

在大兴区瀛海镇,社区及家庭医生,会和已接种老人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电话联系和上门回访,时刻关注老人身体情况,为老人顺利完成接种做好服务。在此基础上,动态细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台账,确保老年人及时接种第二针和加强针疫苗,争取早日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瀛海镇副镇长张硕介绍,“今年上半年,瀛海镇南海家园一里社区110岁老人王秀英接种新冠疫苗后,社区对口的杨春旭家庭医生团队,连续三天电话随访,并上门给王秀英进行血压等检测,确认无不良反应。”

 

今年5月,110岁的王秀英在社区服务站完成了新冠肺炎疫苗第二针接种。受访者供图

 

为免除老年人接种的后顾之忧,北京市还为老年人群提供了保险保障。就在今年5月,北京银保监局财险处副处长王学梅向媒体透露,已指导辖内财险公司推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医疗意外保险方案,单项责任保额最高达每人50万元。另据介绍,此类保险由政府财政支付保费、统一投保,消除老年人群及其家人接种顾虑,促进提高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吴为 耿子叶 赵利新 王景曦 姜慧梓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赵利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老人接种疫苗,成为防疫关键一环

相关推荐
专家呼吁:以“家庭”为单位关注带状疱疹,预防先行
消费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天安门广场两侧布置花坛;北京今年高招工作规定发布
时事
超市里“买酸奶赠小鸡”引顾客担忧,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停止
北京
聚焦两会 | 聚热点、话民生、谋发展——听北大医学代表委员两会声音
新京号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南方流感活动强度高于北方
时事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今日达返京最高峰,流感正流行,北京市疾控提醒旅途注意防护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