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男童误食笔帽左肺堵死,武汉儿童医院多科专家接力成功救治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2022-10-30 22:27
10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武汉儿童医院得知,患儿已顺利完成手术,目前在该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
一岁多的男宝宝,因气管异物导致肺部严重感染、呼吸衰竭,多次出现呼吸骤停,生命垂危。10月29日,孩子就诊的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紧急呼叫武汉儿童医院转运中心。中心医护人员抵达后评估发现,宝宝转运风险太高,但不转运,孩子生还希望渺茫。

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孩子的生命,武汉儿童医院多部门积极协调,又派出一组专家前往接力救治。几经周折,待患儿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顺利转院,专家连夜手术取出“罪魁”笔帽。10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武汉儿童医院得知,患儿已顺利完成手术,目前在该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

救护车上,蔡小芳和夏忠芳一路守护患儿转运到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儿童医院供图

左肺被异物“堵死”,男童心跳骤停

“1岁8个月的孩子,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在我院出现了几次呼吸心跳骤停,我们进行了紧急抢救,现请求转运!”10月29日上午,一通来自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电话,打到了武汉儿童医院转运中心。医生夏胜英与护士朱君瑾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充分防护后出发前往150公里外的广水市。

男童子豪(化名)当时已在重症监护室。家长回忆,大约一周前,孩子从地上捡起什么东西塞进了嘴巴,当时只是咳嗽了几声。几天后也有过几次咳嗽,很快缓解。但10月29日早上孩子出现了几次严重憋气的情况,家长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

异物已经在患儿体内一周,夏胜英检查后发现,患儿的左肺被完全堵死。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情况下,氧饱和度也难以维持到理想水平,最低的时候只有60%左右(正常儿童应大于95%),呼吸衰竭难以纠正,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此时,夏胜英医生一行面临两难选择:孩子本身就状态不佳,转运中一旦发生异物移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但如果不转,孩子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转运团队立即向武汉儿童医院报告情况,医务部李晖主任立即协调讨论应对救援措施,决定增派专家奔赴广水。

武汉儿童医院专家蔡小芳和夏忠芳查看患儿情况。武汉儿童医院供图

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蔡小芳和耳鼻喉科主任夏忠芳闻讯主动请缨前往。29日下午两点多,两位专家上了医院派出的第二辆救护车奔赴广水。途中,她们指导转运团队协助当地医院移动孩子完成肺部CT检查,明确异物位置。

到达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她们发现子豪口唇青紫,面色苍白,氧饱和度只有70%左右。蔡小芳立即给子豪重新调整气管插管位置。考虑到子豪左肺完全堵塞,丧失通气功能,她们充分利用并保障右肺通气,同时做好右肺保护,做好镇痛、镇静处理降低氧耗。经过这一番专业救治和处理,子豪的氧饱和度逐渐上升,情况有所好转。

争分夺秒转运进手术室,“闯祸”笔帽被取出

为了给孩子争取生机,经过谨慎评估并与家长充分沟通后,转运团队决定将孩子转运回武汉儿童医院,进行紧急手术救治。两位主任协助转运团队,一路上严密监测孩子生命体征。

从29日上午10点第一辆救护车出发,到晚上7点,历经波折,子豪终于顺利转回武汉儿童医院,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送入手术室。

夏忠芳主任在协助安全转运后,顾不上休息立即换上手术衣对子豪实施紧急手术。在冲洗掉浓痰后,露出了卡住子豪的“罪魁祸首”——一个实心笔帽。因为笔帽在体内已有一周,孩子肺部感染严重,存在负压,取出异物过程复杂又艰难。术后,孩子被送至该院重症医学科。

被取出的异物——笔帽。武汉儿童医院供图

10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该科得知,目前孩子尚未脱离呼吸机,但生命体征比较稳定。

夏忠芳说,“目前孩子闯过了生死第一关,但是因为之前有心跳骤停和缺氧的情况,对大脑和身体脏器可能有一定影响,后期恢复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她进一步表示,气管呛咳异物的患儿,大多在3岁以下,好动的男孩明显多于女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嘴里含着东西到处玩,而且他们的磨牙未长全,习惯用切牙咀嚼,食物很容易滑进喉咙,产生危险。

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蔡小芳说,“这次幸好有多科室的通力协作,为孩子托起了生命的希望。看到孩子救过来了,我们大家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付出再多也值得。”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通讯员 高琛琛  
编辑 刘倩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