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警方在14家医院设警务室,今年已处置涉医警情70余件
2022-10-20 14:05

订阅

如今,在北京通州,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医院警务室,已经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2020年以来,按照《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不断健全完善医警联动机制,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在全区14家二级以上医院内部设立警务室,开展医院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有力维护了辖区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今年49岁的鲍安辉,就是这张“安全网”上的“终端”之一。作为通州公安分局中仓派出所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警务室民警,一身警服的他,对这里的每一个科室、每一处走廊都了如指掌。

工作中的鲍安辉(前)。通州警方供图
日均门诊量7700余人次、日均人流量17000人次,数据的背后,是这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日常繁忙。自2017年成为一名“院警”以来,晨起夜间,处置医疗纠纷,维护就医秩序,清除安全隐患,鲍安辉的脚步从未停歇。
《规定》出台以后,鲍安辉主动协调督促医院安装1300余个一键报警点位,并与中仓派出所值班室及警务室连通。同时,在门诊楼及住院楼主要通道安装了7台安检设备、5个安检门,做到了重点区域全覆盖。其间,他参与制定医院各类方案、预案17份,进一步筑牢了医院安全防护网,确保了医院的内部安全。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与应对能力,在考虑到医护工作实际的情况下,鲍安辉还组织医院安保人员自编自导自演,拍摄短视频《老鲍说安全》,重点针对诊室突发事件、一般医疗纠纷的处置及预防要点进行讲解,同时利用科室交接班时间进行循环播放。

鲍安辉通过短视频《老鲍说安全》,为医护人员讲解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通州警方供图
同样扎根在医院的“院警”,还有焦王庄派出所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警务室民警谭玉兵。作为该院区的首名“院警”,他见证了警务室在这里的建设、竣工以及挂牌。
如今,三年过去了,走进院区门诊大楼正对面的警务室,墙面上满满当当的16块屏幕,实时呈现着该院区各个点位的情况。一旦触发“一键报警”装置,办公桌上的电脑将响起报警声,屏幕上同步出现弹窗提示,谭玉兵则会与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报警点位。
据谭玉兵介绍,警务站成立后,他和同事们从“零”起步,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如今,医院警务工作室实行24小时运行模式,每日联合保卫处、安保人员开展昼夜巡逻,巡视安检措施落实情况,维护人员密集部位正常诊疗秩序,清理夜间非就诊滞留人员,夯实医院的安防基础;警务站、保卫处与医患办每周召开联席会议,回顾一周重点关注医患,做到心中有数,筑牢医院的“安全大门”。

每周,谭玉兵(中)会与警务站的同事、医院保卫处与医患办的工作人员召开联席会议。通州警方供图
除了确保医院就医秩序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院警们也常常为服务患者而忙碌。为患者找到丢失的手机,为失主找回丢失的1万多元看病钱……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对患者来说却是“救命”的大事。“有些从外地赶来的患者,遇到困难时也会向我们求助,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患者协调看病事宜。”谭玉兵介绍道。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通州公安分局各医院警务室累计妥善处置涉医警情70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共解决医务人员、就诊群众求助问题320余件。如今,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医院警务室,已经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