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检谈“昆山反杀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刘美君 陶冉 编辑 樊一婧
2022-10-19 15:56
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从2012年的69.7%下降至今年前9个月的28.3%,“这充分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 刘美君)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介绍,检察机关在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从严追诉的同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进社会和谐,“比如,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办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有影响性的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新时代检察工作实现了职能重塑、机构重组、机制重构,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从2012年的69.7%下降至今年前9个月的28.3%,“这充分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大幅度持续下降,危险驾驶、电信诈骗等新型危害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大幅度上升。根据这样的犯罪结构变化,检察机关在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从严追诉的同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进社会和谐。


童建明说,最高检着力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2013年至今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创新巡回检察工作机制,改进对监狱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通过加强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落实“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最高检汇总分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围绕校园安全、窨井管理、网络整治等,发出了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推动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美君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标准的“一般人”,公正的旁观者|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只要我活着,就要不停地写”|张爱玲逝世30周年
文化
洪子诚讲汪曾祺:“卑微者”的小片天空
文化
项飙、邓启耀:古老的猎巫行为,为何在现代社会持久存在?
文化
“还手即互殴”引发四年诉讼,如何唤醒治安案件中的正当防卫?
时事
下一代全球文娱产品,撬动千亿市场,真人互动影游正在破壳
企业资讯
我们为何不再想象未来?
新京号
《动物建筑》:人类如何与动物共享这个星球?
文化
陈刚:缅北电信诈骗把我们坑得比较苦,广西深受其害
政事儿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jeanine
7天前
邪不压正。
木又寸
7天前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番茄小姐_
7天前
支持!要惩恶扬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