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483.5公斤,已超国际公认安全线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陶冉 编辑 刘梦婕
2022-10-17 12:32
“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天(10月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10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丛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丛亮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21连丰!详述我国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冲刺史”
时事
专访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赵久然:62岁仍在培育“好吃的玉米”
北京
食安报告:农产品供应充足,食安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超97%
消费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从山东东营盐碱地综合利用看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新京号
国家统计局公布七个方面数据,详解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成就
时事
国家统计局就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问
第一看点
区域协调发展——下活“一盘棋” 开创新局面
新京号
热门评论
睫毛
7天前
想到袁老了。。。
呵呵
7天前
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批评
7天前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