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景山学校通州分校迎首批学生,科学家张德良开讲“成才之路”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2-09-01 23:4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德良,他师从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为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的学生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作为新开设的校园,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迎来了首批学生,也迎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德良,他为该校的学生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这也是该校新学期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一课。
 
这是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推出“2022年北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其中一站。新学期开始,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邀请由老科学家、科学家后人、相关研究专家或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学精神宣讲团”走进校园开展讲座,让青少年感悟科学家精神。

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的师生们和张德良教授合影。 受访者供图

钱学森的学生回忆科学大师的过往
 
1958年,张德良被国家挑选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师从钱学森和郭永怀先生,跟随他们学习和研究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星际航行和爆炸力学。他还曾先后多次应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工作、讲学和讲课。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爆炸与安全、高温气体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工作,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作为钱学森的学生,张德良的讲座主要介绍钱学森先生如何亲自为大家上课、讲学,如何要求学生们打好扎实的科研基础,教导大家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

张德良授课风格生动活泼。 受访者供图
 
“钱学森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严密,在给我上课时,有一个同学把第一宇宙速度写成7.9米/秒,他一看就生气地说,您这个速度连自行车都比您快!”张德良回忆起当时师从钱老的趣事,风趣幽默的讲述惹得台下一片笑声。
 
好的学习习惯将一生受用
 
张德良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将这些经历和经验系统地讲给学生们听,遗憾的是时间短,很多关于钱学森教育理念的内容还没有来得及讲通透。他说,钱学森对于课程设置、对老师的要求等各方面都有一套理念,可作为现在教学改革的参考。
 
“我在国科大讲了25年的课,就是用了钱学森的方法,我的考试也非常难,考得大家哇哇叫,但是很多学生都要来上我的课,因为他们觉得写完了卷子之后真正学到了东西。”张德良介绍,他曾经给公务员、干部、大学生、研究生群体都讲过课,但同一个题目对于不同人讲述时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面对中学生、大学生,他不会简单讲历史,而是强调科学的深度介绍,对于小朋友,他要着重科学性,还要强调趣味性,“不然小孩子都坐不住了”。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人才是最重要的,通过钱学森对我们的培养,和我科研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将来如何向科学进军”,对于中小学生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张德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小培养爱国、爱科学的精神,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将一辈子受用。

学生们认真聆听。 受访者供图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家精神很重要
 
“听完了课程之后,我发现物理离我更进了一步。”课后,该校七(4)班学生赵俊熙说道,他听到了科学家对于力学的讲解,感觉很神奇,他对物理更感兴趣了。赵俊熙平时热爱绘画,这次讲座后,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立下了志向,打算以后做一个力学工程的设计师。
 
“因为我们是新学校,在遵守防疫政策和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提前一周左右便把工作重点定在这‘开学第一课’上,着眼于学生,让学生进入新校园能够迅速适应,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兼通州分校校长张斌平介绍,让孩子接受科学家精神的教育,深层来讲,站在办学跟国家、时代发展需要相契合的角度,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培养。
 
张斌平介绍,景山学校一直鼓励促进学生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培养,科学家精神本身不等于科学技术,是围绕科学研究体现出的情怀,这和景山办学特色和校训所契合,“钱学森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航天之父,不仅仅在科学技术上有很深的造诣,首先因为他爱国,就是明理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家精神是重要的。”
 
对于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张斌平表示,数学一直是景山学校的优势学科,该校小学数学一直使用自编教材,在数学教育上有一套经过60年积累、5代教材打磨的经验,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支撑和基础。此外,从科学课角度来说,该校强调科学的实践性,除了规定必要课程之外,还会开展科学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科学家精神点亮“开学第一课”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