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农产品安全状况逐年向好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2022-08-09 08:04
张玉玺表示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目前已达99.99%。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1988年成立至今,承担着北京80%以上的果蔬供应量,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果盘子”。而近十年来,新发地市场参与并见证着农产品行业快速发展。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看来,十年里,我国农产品的品种更加丰富,安全更有保障。他介绍,进入新发地市场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已从2012年的97.5%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99.99%。为了保证农产品安全,行业需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
北京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 受访者供图
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
新发地:从十年来新发地果蔬的供需情况来看,我国农副产品行业有哪些变化和趋势?
张玉玺:十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品种越来越丰富,老百姓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从市场数据来看,2012年新发地市场交易量是1300万吨,交易额440亿元,而到了2019年,交易量增长至1749万吨,交易额增长至1319亿元。
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和种植技术的发展,不同品种、区域的蔬菜和水果不断出现,形成新的销售市场。如过去人们常吃的只有蜜橘、芦柑等少数品种,后来砂糖橘、南丰蜜橘、脐橙等诸多柑橘品种交替占领消费市场。同时,反季果蔬种植技术的成熟,也让众多蔬菜、水果产品可以在其他季节上市,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
新京报:新发地市场的果蔬交易十年里有何变化?
张玉玺:人们的交易模式发生了转变。20世纪90年代,大宗采购群体自行到新发地市场采购直接从产地运来的蔬菜。21世纪初至2012年前后,更多商户寻求集中配送、质量更好、价格更实惠、运送效率高的果蔬交易。同时,市场鼓励半净菜入场,蔬菜开始注重包装的实用和美观。2012年至今,大部分大宗采购群体依靠配送供货,而商超是部分自采、部分配送的模式,净菜产品开始被更多人接受。
检测合格率提升至99.99%
新京报:十年来新发地的食品安全水平如何?有哪些变化?
张玉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逐年向好发展。从新发地十年的情况来看,2012年,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检测合格率为97.5%,到2022年,检测合格率已经提升至99.99%,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法律意识更强。过去人们买菜不会找商户索要检测报告,而现在,大型商超、部队院校、机关团体或者一些固定的生鲜店铺在采购时都会索要相关报告。
新京报:农产品批发主要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点有哪些?
张玉玺:安全的农产品是种出来的。在过去,我国小生产(散户种植)对大流通的生产模式注定种植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会产生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安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级监管部门对农产品安全的重视,农产品安全逐步得到改善。新发地市场多数商户开始大力发展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注重食安问题,进行净菜处理。通过规模化种植,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农产品的质量、品级得到很大提高。
新京报:从政策、企业做法等方面来看,用哪些手段能够堵住上述风险?
张玉玺:首先要在种植端解决问题,鼓励大型种植基地发展。目前,新发地商户在全国发展了300多万亩种植基地,无人拖拉机耕地、播种,无人机打药、微喷滴灌等现代技术逐渐得到利用,从而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
其次,逐步制定常见农产品生产标准,标准统一才能促进质量的提升。另外要做好品牌保护。某个产品畅销,不久就会有仿冒品。品牌保护不力,会伤害农产品的市场信心,所以农产品品牌保护迫在眉睫。
新京报:在提升农产品安全、增强监测能力方面,新发地做了哪些探索?
张玉玺:1997年,新发地建立农残检测室,但凭借自身检测力量,还做不到蔬菜车车抽检。2018年,新发地参与创建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对进场蔬菜车辆车车抽检,检测的农残项目也逐步增多,而且可以出具有CMA(中国计量认证)标识的检测报告。2021年,新发地还在北京市商务局指导下,开展土豆标准化试点工作,已经见到一定成效。
农业将向科技化、数字化、健康化发展
新京报:新发地有哪些措施来保障农产品供应?
张玉玺:新发地是一级批发市场,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加大力度组织商户从全国各地采购,同时市场也有一定储备量,不会出现断供。种植方面,新发地从2013年2015年开始规模性地组织商户在上游建立自有种植基地,目前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左右,能够保障北京日常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也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保供能力。
此外,新发地正着手搭建信息化平台,上至田间地头,下至商超与消费者,找到中国农产品在流通链条上的关键节点,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农产品实现适销对路,并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产品品控标准、包装标准、分拣标准等,实现供需稳定。
新京报:新发地进口的农产品现状如何?
张玉玺:随着我国种植技术发展,国内农产品和国外农产品质量的差距逐步缩小。如过去冬春季节只有进口车厘子在市场销售,随着种植技术提升,春节前后也可以品尝到国产车厘子,且口感不输国外。脐橙类过去主要靠进口,现在则有夏橙、伦晚等国内脐橙品种来补充。
新京报:展望未来十年,行业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张玉玺:科技带动农业进步。现在很多新发地商户的种植基地会使用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耕地、无人机打药,误差只有几厘米,比如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每天耕地三四百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型农业机械的逐渐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的农业必定会朝着科技化、数字化、健康化方向发展。未来将有很多的大学生返回田间地头成为新型农民,通过知识和实践,将进一步建设我国农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2022年8月9日《食安•十年》新京报食品安全特刊。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食安·十年

相关推荐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食品饮料业回暖:拓展新赛道 满足新需求
消费
套上秒变阳澄湖等“名牌蟹”?起底大闸蟹“假蟹扣”制售链
消费
跟着夏风去旅行吧!到清凉的地方
财经
【中央、省级媒体看阜南】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 | 一条大河波浪宽
新京号
【公益视点】高静华: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