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博物馆之夜”来了!完成答题任务可获得特别纪念章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2022-08-03 11:48
这里将连续举办5天“博物馆之夜”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来了。昨晚,记者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这里将连续举办5天“博物馆之夜”活动。


小朋友在“博物护照”上填写知识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悉,今年的“博物馆之夜”活动由“博物护照打卡”“听专家及明星志愿者讲解”“教育活动齐参与”和“博物夜谈——这里是北京”四个板块构成。


一进门,记者就收到了一本“博物护照”。翻开护照,首页为活动流程介绍,接下来就是各个展厅的盖章打卡页。每个展厅都列出了2-3个问题,答案藏在各个展厅里,完成答题任务,就可以找对应展厅的签章小使者签发纪念章。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师、副研究馆员王珊介绍,这些纪念章是工作人员专门为今年“博物馆之夜”设计制作的,只有在“博物馆之夜”期间才能获得。“这些签章小使者由自然博物馆培养的小科普讲解员担任,从七八岁到十几岁年龄不等。他们为答对题目的观众盖章,还为有疑惑的观众解答问题。别看他们年龄不大,基本都有科普经历。”


记者看到,一些小讲解员已经上岗,带领观众逛展。“由业界专家、明星志愿者和优秀小讲解员构成的讲解团队将分散在不同展厅,为大家带来展厅讲解,观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部分与他们深入探讨。”王珊说。

 

此外,在古爬行动物展厅、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植物世界展厅、人之由来展厅、探索角和展览楼前广场,分别开展了“画出恐龙腰带骨”“制作触角发卡”“幸福水藻球”“制作贝壳项链”“DIY蝴蝶模型”和“走一走恐龙足迹”教育活动,观众可以选择1-2项感兴趣的活动参与,之后还能收获该活动的纪念章。


小讲解员带领观众观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活动期间,博物夜谈还推出了‘这里是北京’专题,连续五天邀请自然博物研究学者大咖,分享北京本土的各类自然话题,全程参与活动还能获得纪念章。”王珊表示。


一名老年志愿者正在讲解。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自然博物馆的‘博物馆之夜’已连续举办十余年,为了此次活动,我们策划了几个月,由于疫情的原因,每天人流量为800人。”王珊说,该活动有80余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展厅,欢迎观众暑期来自然博物馆参观。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何常生:“随时为国家奉献”
新京号
公示 | 中基透明指数FTI2025规则指标发布
新京号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以激活电子医保卡为由骗取上万村民个人信息 32人获刑
第一看点
预告 | 倒计时1天!您有一份通关秘籍,请注意查收~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