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北京交通大学孵化学生企业106家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2-07-19 10:17
为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北京交通大学依托学校轨道交通优势特色学科等资源,多举措为高校学子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建多家实训、孵化中心,设多个专项扶持基金,形成学校新工科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新京报记者从北京交通大学了解到,为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该校依托学校轨道交通优势特色学科等资源,多举措为高校学子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据了解,目前该校已投入近千万元,成立3个校内创客空间和7个校外创业基地,建立了百余人的校内外专家团队,成功指导并孵化出学生企业106家。

北京交大学生参加2022年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品为双向线驱动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学校供图

模拟团队运营、工商税务全面培训等多方位护航高校生创业

提到创业,北京交通大学2015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光子算数创始人白冰深有感触。

在他求学时,国内企业面临国际社会在科技上和关键技术上的限制甚至制裁,“国内的光电子芯片技术以及产业发展处于发展早期,但与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在技术上相差无几,正是需要大力发展和深入研究的好时机。同时,国家‘十三五’以及科技领域发展战略都从多角度和全方位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以及该领域研究。基于以上原因,确立了我创业的决心。”

白冰表示,北京交大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优秀的实验室环境与条件。创业初始,学校提供创业空间并积极推荐学生们参加各级赛事,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成本高的问题。“一路扶持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具有使命感的青年科技创业者,指引我用自己在学校所学,把为科技发展奉献这件事做好。”

带有“85后”“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创始人”等标签的都晓杰也深有同感。2009年成立公司时,他还是研二在读学生,如今他已经是一家数字媒体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都晓杰是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08级研究生,北京树思源数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他在2009年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成立十余年来,该公司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活动承办、展览展示、策划宣传等服务百余次,如今已经成为了海淀高校学生创业的标杆项目。

“在校期间我所学的专业是新媒体,作为实用性的专业,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在此期间我通过不断地兼职,积累到了很多珍贵的经验。另外,我恰巧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也非常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为此还提供了专业的教师团队保障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我也有幸成为首批大学生创业队伍的一员。”谈到创办公司的契机,都晓杰感叹道。

据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安国介绍,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北京市级大学生创业园1个,形成了“创新教育、创新训练、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专业护航、模拟团队运营、工商税务等全面普及培训,构建企业家交流平台,参加相关培训讲座……都晓杰回忆,在创业的过程中伴随着困难,而且每次都让他意想不到,学校在创业方面给他提供的机会也是多方面的,让他在困难中摸清方向。“我认为创业不是一个人的创业,要听万家言,多听、多看、多学,且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都晓杰说道。

规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必修模块 开发课程60门

据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介绍,2008年,北京交大便作为第一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校,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了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根据国办36号文件精神,该校随即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下设“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

具体来讲,该校在培养计划中规定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必修模块,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保证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大创竞赛实训活动全覆盖。

据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景云介绍,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所有课程包含实践创新环节,鼓励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材、实验和毕业设计,作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超过25%,在综合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中突出创新创业的实践要求,工程实践类本科毕业设计占比超过30%。此外,该校还采用小班授课,精准指导,形成了“课堂传授+案例分享+竞赛实践+项目孵化+素质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该校结合特色专业,实施“创新创业种子培养计划工程”,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邀请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等知名人士进校开展论坛、讲座、沙龙等活动,据该校统计,近3年,北京交大校院共组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452场,参加学生61047人次。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60门,包含“专创融合”实践“进阶”课程15门。

为北京市创业园累计输送近30支创业团队

在资金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该校通过设立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教育基金会筹集、引进投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比如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教(学)金,奖励学生竞赛与创新实践指导教师。

截至目前,该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北京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总投入近千万元,成立了3个校内创客空间和7个校外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拥有985平米,包括15个独立办公室,1个集中展示区,1个公共会议室,2个集中办公区,可同时容纳30余支团队孵化。张博介绍,作为北京市创业园孵化体系成员之一,北京交大积极发挥“一街四园多点”的“点”功能,每年投入超过130万元用于支持学生创业指导与孵化扶持。

师资力量方面,该校聘请13名创新创业领域教授为兼职教师,联合校外行业专家、技术专家、投资专家形成100余人专家团队,在企业孵化、法律咨询、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已成功指导并孵化出学生企业106家(轨道运输领域占比23.6%),企业注册资金共计16900余万元。

张博介绍,这些企业涉及轨道交通、IT、金融、人工智能、医疗、文化创意、教育等领域。在园区的孵化帮扶下,以“耳朵树”、“树思源”、“光子算数”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创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累计为北京市创业园输送近30支创业团队,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创业成功是一种肯定的喜悦,像成功完成了一次大考。但我认为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无数次考试在等待着我,而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随时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作为过来人,都晓杰认为,职业生涯是一个很模糊的不确定的名词,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前行方向。他建议学弟学妹们,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多学习、多参考、多总结。选择了一件事,就要尽可能地做好它。”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大学生成创新创业生力军

相关推荐
北京产业援疆激活和田发展新动能
新京号
倪岳峰在雄安新区调研
新京号
2025中关村毕业季活动下周启动,多项政策大礼包将发布
北京
清华大学SDG创新挑战赛深化实践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
公益
“京彩大创”首设人工智能赛道,31支团队同台竞技
教育
喜报!园区企业智子引擎斩获“京东杯”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六届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高奖
新京号
给予就业补贴、基层高定工资,多省份“真金白银”促大学生就业
时事
2025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暨雄安新区第三届“智绘未来”科技活动周启动
新京号
《经济日报》整版报道唐山丨这里为何能引来京津创新活水
新京号
这,就是芜湖的吸引力、归属感!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