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米雪:人老了没关系,角色能留下来|人物
新京报 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冬妮
2022-07-14 07:53
米雪总是感叹,“人老了没关系,消失了也没关系,因为角色会被永恒地封印起来,被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翻看,记住”。她认为这是身为演员一生的幸事。
如果说,香港回归25年间,港剧是内地观众探知香港文化的窗口,香港演员便是窗边的讲述者。戏中,他们以角色动情演绎香港变迁,向内地娓娓道来香港故事;生活中,他们也亲身感受着国家的日新月异,用心怀抱内地。

沧海浮沉随浪,戏中尽揽;今朝韶华共赏,此情依旧。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新京报独家策划专访14位香港演员,他们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电视业一线,有些人则过上了低调平凡的生活。但他们都是香港回归的重要幕前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动人讲述,我们试图重温香港电视剧最珍贵的黄金年代,唤起两地血脉相通的情感共鸣。

能与见证了香港影视变迁的米雪畅聊,实在难得。她笑着说,自己也好久都没有接受过采访了,通话前她特意做了功课。
 
内地观众对米雪的认识,绝大多数来自于她在不同时期饰演的经典角色。1976年,她成为第一代“俏黄蓉”,将金庸笔下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版《射雕英雄传》创下了香港电视史上第一个百万收视纪录;1983年,《大侠霍元甲》引进,这是首部在内地热播的港剧,一时万人空巷……在武侠作品盛行的年代里,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她都出演过。

做演员,米雪觉得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受访者供图
 
每一次听到别人说,看过她的作品时,米雪都会回应一句“谢谢”。这么多年,在观众面前,她是演员,但也可以是任何人。“对这个职业,我就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我很清楚‘花无百日香’的道理,要随时接受现在的你。比如我现在这个年龄,很难再当女一号了,只能演奶奶、妈妈,但又怎么样呢?也可以有好作品。我很享受很多角色在我身上拼接的过程,这是做演员的幸福之处。普通人可能只有一种人生,念书、结婚、生小孩……但我今天演皇太后,明天做侠女,后天又在职场上打拼,拥有几十种人生,我为什么不开心呢?”她笑了笑,接着说,“但还是不够,我还想体验更多的人生。”

第一代“俏黄蓉”
零基础舞刀弄枪被骂,不服气练了三个月
 
“出道太早”,是米雪对自己早期经历的概括。从小热衷于文艺活动的她,因为有些黑瘦,从未想过能做明星。14岁那年,她听从母亲的建议报考了邵氏艺员培训班。毕业后,香港佳艺电视(后简称佳艺)开台,她成为第一批合约演员。1975年,她便拍摄了第一部港剧《楼上楼下》,据说当时她的肤色偏黑,导演给她起了一个“米雪”的艺名,希望她能像米、像雪一样白。这个艺名也伴随了她的整个演艺生涯。

次年,属于她的机会来了,1976年,佳艺开拍改编自金庸小说的《射雕英雄传》,米雪被选为女主角黄蓉的饰演者,“我整个人都是蒙的,连女一号是什么都不知道。再加上我从没看过武侠小说,也不曾有过舞刀弄枪的经历,一点儿基础都没有,需要全部从零搭建。”那时剧组的演员们都会互帮互助,应对难关,“你擅长的,你教我;我有的,就帮你补足。大家都很纯粹,互相扶持着拍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米雪在76版港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一角。

那时在片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达到导演的要求。开拍前,演员集中进行武功训练,朝九晚五,每天练习不同的招式。一个月后,导演来片场“验收”,看了成果后破口大骂,“练一个月打成这样子,练的是什么啊”。米雪听了心里不服气,“为什么别人能打,我们苦练了一个月还是达不到要求”。为了不再被骂,她和几位女演员又练了两个月:“三个月后,我们的动作都有板有眼的。”76版《射雕英雄传》播出后大获好评,她也成了港剧史上第一个“俏黄蓉”,缔造了第一个百万收视奇迹,成为当时最红的电视女艺人。“拍古装戏确实难,夏衣冬穿、动作戏多,但回想起来,你根本管不了天气冷热或是身体疲惫,因为你的焦点都在拍好每个镜头,完成好导演的要求上,根本没心思去管累不累。”

这是我的选择
天天刷屏的女主角,被封“救视良药”
 
当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时,自然就会心无旁骛,不再计较得失。彼时,面对纷至沓来的片约,米雪不管多忙多累都会接,因为她不想放弃每一次表演的机会。凭着心中那一股怎么都熄灭不了的热情,她接演了一系列古装剧:《雪山飞狐》《大内群英》《太极张三丰》《大侠霍元甲》《武侠帝女花》……全是女主角。

港剧《大内群英》中,米雪与姜大卫合作。

港剧《大侠霍元甲》中,米雪饰演赵倩男。

电视机里每天都播着米雪主演的电视剧,大街小巷都是她的照片,她被称为“救视良药”,最多时一年拍了200多本杂志。她用她的努力延续着一名演员旺盛的生命力:“我真的很喜欢演戏,也习惯了这种拍戏节奏,很多人问我有没有‘顶不住’的时候,真的没有。而且,我的每部戏都是看了剧本才接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应该把它完成好。拍戏当然有累的时候,但不止我一个人累,导演、工作人员都累,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你拍武打戏,累得过那些武术指导吗?他们一上班就开始打。如果有喊累的权利,我想应该交给他们吧。”

作为最早成名走红的第一批港星,米雪永远坚守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有一次,我和刘松仁演情侣,结局是我在他怀里哭着死去,哭到无法自拔。我整个人处在悲痛欲绝的情绪里,即使观众看不到我的眼泪,我也必须一直哭,哪怕导演喊‘咔’,你还要继续流泪,这样才能把角色演饱满;港剧《大太监》里,我演慈禧太后,台词全是文言文,那段时间我就每天在家背台词,因为我要确保自己在说台词的时候不会有背的意识。脑子一想,眼神就会闪,就演不好;再比如拍摄《溏心风暴》系列时,我遇上了特别好的合作伙伴,司棋姐、夏雨等,每天我们就像‘变脸’一样,私底下聊天讲笑话,导演一喊‘开机’立刻角色附体。你给我一个眼神,我还你一个眼神。其实那些戏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一次过’的,但我们不断尝试、不断给彼此意想不到的反应,就为了让它更好看。”

港剧《大太监》中,米雪饰演慈禧。(右为黎耀祥)

偷师李翰祥
原来一个发饰的位置,都有大讲究

米雪在港剧史上的成就毋庸置疑。入行几十年,每一个角色都经过她的细细思量。她说,想呈现出好的角色,就要在各个方面下功夫。最初拍戏,她也有什么都不懂的阶段,只记得当时拍摄条件有限,通常是别人叫她做什么,她就做。在邵氏时,她有幸遇到导演李翰祥,对方对角色的透彻理解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一边看,一边记在心里,发誓“以后我也要这样面对角色”。“那个年代,拍古装题材比较多,李翰祥导演会亲自为我们的角色定装。饰要放在哪个位置,上一点下一点,效果完全不一样。原来再小的细节对角色的呈现都有影响。所以每次拍古装戏,角色的造型我都自己来,我会去找不同朝代的历史资料和造型师商量,比如这场戏要扮相‘仙女’,我就会把头发放下来,再设计气质相仿的装束。任何角色一定要经过研究,不能随随便便一件衣服、一个发型就行了,不然很可能会毁了一部戏。”

在李翰祥执导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中,米雪饰演薛宝钗。

“古装扮相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米雪的古装戏演得不错”,米雪笑着说,她是有自信说这话的。每次塑造人物,她都认为自己不只是个演员。对她来说,角色似乎就是个洋娃娃,每天给她增加颜色,穿衣服、做头发,乐在其中:“大概是因为我爱漂亮吧?(笑)你爱这个角色,所以你做这件事就没有压力,也不会觉得累。”
 
过来者的忠告
现在的演员,千万别被“宠”坏了

米雪总是感叹,“人老了没关系,消失了也没关系,因为角色会被永恒地封印起来,被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翻看,记住”。她认为这是身为演员一生的幸事,这也成了她想要继续突破的最大动因。她感恩自己能拥有这份职业,“我现在的粉丝还有十几二十岁的,我觉得奇怪,因为我的年龄大概都可以当他们的妈妈或奶奶了。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我,他们说喜欢我演的电视剧,因为很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以前很多人跟我说不想让小朋友看电视,我都会说服他们,因为好的电视剧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他们可以通过剧集辨别是非好坏,积累人生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去更好地生活。这是电视剧的功效,是无论何时都代替不了的。”

米雪时常感叹,现在的演员比他们那时幸福多了,有了前面的人探索、尝试,可以将以前的经验直接拿来用。“比如现在选演员可以报考训练班、参加香港小姐,也可以用唱歌、跳舞、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入行。但我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张白纸,靠着热情做下去。”那时拍戏就是单纯的“一脚踢”,什么都自己做,自己开车去片场,没有助理照顾,服装、发型,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摆平”,“现在演员的条件好了,能有人帮助你、照顾你,这样可以做事更专注。但演员不应该理所应当地享受这种照顾,不能被拥有的便捷宠坏了,一定要做好起码的本分。”

米雪说,身为演员是她一生的幸事,因为她的角色能被一代代观众翻看。  受访者供图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香港演员,你心中的港剧是什么样的?

米雪:娱乐、发人深省、与时俱进。

新京报:在你看来,哪个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米雪:港剧《溏心风暴》中的每个角色都能代表香港人的精神。

新京报:香港回归25周年,你个人在生活上和事业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米雪:事业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有机会和不同的制作公司及内地演员合作,工作的空间更大了。

新京报:你觉得在内地生活(或往来于香港与内地之间),最深刻的体会是?

米雪:能有机会品尝各地不同的美食,见识每个地方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传承。

新京报: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词?

米雪:棒棒哒,么么哒(笑)。

新京报:来内地发展后,掌握了哪项新技能?

米雪:大多数都是因为工作所需而学习的,例如宣传常用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

新京报:作为很多人的“回忆杀”,最想和当年的剧迷说什么?

米雪:谢谢那些年你们陪我一起走过的日子,大家都要继续健康快乐下去,要继续看电视剧哦!

新京报:用一句话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米雪:好好生活,继续做好自己,活在当下。


>>>延伸丨米雪聊经典角色

演“红姨”那段日子,最好的朋友都讨厌我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十四位香港演员的“狮子山下精神”丨特别策划

相关推荐
北大教授夫妇,一生相守在书房
新京号
寻恩记——打捞一个台湾老兵的大陆遗愿
时事
1860分钟从晚清讲到民国,抖音超长历史视频都是谁在做?
时事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全网吐槽三年级英语太难了,孩子学了几周,我倒觉得没必要太焦虑
新京号
肩负重担的照护者,为何最终选择杀死自己至爱的家人?
文化
走出“扶禾”
时事
赵文瑄首演舞台剧,把《鳄鱼》12分钟独白练成肌肉记忆丨对话
娱乐
佟丽娅:演《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耗精力,但过瘾丨角色
娱乐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卧虎藏龙》:寻找突破点
文化
热门评论
136****1020
7天前
米雪怎么还是那么漂亮呢?超喜欢“俏黄蓉”的。
君君酱kun
7天前
米雪真的是很会演戏,尤其是那种富家太太哈哈哈~
大神
7天前
但是我觉得这些港星真的是很扛老!!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