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火热进行中,企业、高校、毕业生持续参与
新京报 记者 杜寒三 编辑 袁国礼
2022-06-02 21:21
“不仅来得及时,更来得务实,策划的一系列活动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为毕业生多渠道、高层次、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月31日起,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团市委的指导下,新京报社联合北京市朝阳区人社局发起的“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引起广泛关注。数十家高校向新京报表达参与意愿,接下来新京报将同各大高校一道举行线上线下毕业生推介活动。

 

截至目前,新京报已经收到海内外数十家高校的学生简历,将根据这些同学的意愿,与人社、教育等就业平台对接,向他们推介岗位。

 

除了学生投递的大量简历之外,还有用人单位抛出橄榄枝,希望借助媒体平台招聘优秀毕业生。

 

目前,“我为毕业生找工作”行动仍在持续进行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通过新京报APP、热线010-67106710和邮箱xjbjy@bjnews.com.cn投递简历和发送招聘需求。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副书记李健表示,这次的活动为服务广大毕业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带来了“及时雨”和“雪中炭”。“不仅来得及时,更来得务实,策划的一系列活动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为毕业生多渠道、高层次、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2年4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联合招聘企业启动第二场线上招聘会,毕业生可投递简历并预约线上面试。此为线上招聘会的VR展厅。网络截图

 

宁波毕业生发邮件表达感谢

 

5月31日,“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发起当天,新京报在报纸刊发了12版的特刊,并在客户端搭建专题,专题入口可投递简历。官方微信、微博等多个端口也进行了宣推,旨在尽最大努力,助力毕业生就业。

 

活动开始不久,就收到了第一份简历。来自北京农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田同学,希望寻求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


不但是北京高校的学生,外地的毕业生也纷纷投递简历。“我只是试一试,没有想到会有人给我打电话”,来自宁波一高校的许姓毕业生说,她6月1日傍晚递交的简历,第二天中午就接到了回访电话。看到来电显示是北京,她还想了想,“我应该没有北京的朋友。”

 

今年3月,这位毕业生在结束上海的实习后,还没来得及找工作,疫情暴发。除了简历,她还在邮件中写道:“感谢新京报开展这次求职活动,作为应届毕业生,在上海连续封了两个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不光是应届毕业生,2020年毕业的蒋同学,也投来了简历。

 

在邮件中,他对简历里的空档期作了说明。因为创业不太理想,2021年9月他结束了为期一年多的创业,开始寻找工作。同年10月先后去北京和杭州求职,因两地连续发生疫情,找工作也没有太大进展。

 

在邮件最后,他写道:“非常感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团市委等单位还有新京报社,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平台。”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京内外高校毕业生,以及华沙大学、伦敦艺术学院等海外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

 

企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招到合适人才

 

除了学生,高校老师也发来了求助信。

 

王希庆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特别行动的消息后,“一点都没犹豫”,立马报名留下了信息:“学院有特殊教育和教育康复学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还有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针灸推拿学、音乐学的残疾大学生,希望寻找就业岗位。”

 

一着急,他甚至填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此外,还有用人单位直接与新京报联系,希望招聘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沈小姐是一家医疗健康领域咨询公司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此前负责运营业务,招聘新人的资源渠道比较有限。此次公司开拓市场,计划招聘医疗、商科或语言背景的毕业生,“虽然经历了疫情,但我们的主要客户还是有迫切的人才需求。目前我们在北京、上海、无锡几座城市仍有人员需求,欢迎毕业生们的加入。”

 

据了解,在此次特别行动中,新京报将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毕业生、建立企业和高校的纽带;举办线上线下各种就业活动,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答疑解惑;建立沟通渠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扫除就业困难和障碍。

 

北京多家单位采取措施促就业

 

除了指导新京报发起的“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外,北京市教委、市人社局、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国资委等单位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和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

 

北京市人社局与北京市教委密切协作,比往年提前3个月完成北京生源毕业生信息比对梳理,第一时间把近7万名毕业生下发各区。目前,16个区均已完成区域户籍毕业生摸排,正深入开展实名服务、就业指导,并向辖区内企业“点对点”推荐毕业生。

 

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人社局还与市教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为期3个月的“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目前,共组织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230余场,1.4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6万余个。

 

此外,今年北京市将招聘461名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为应对当前北京疫情影响,保证招聘节奏不变,首次将招聘考试调整为线上考试、面试。同时,还进一步提高应届毕业生入伍比例,开发科研、教学、行政助理岗位。

 

北京团市委则打造立体化就业见习平台,推动社会实践与就业教育紧密融合,通过项目化设计和社会化发展,打造首都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品牌项目。此外,还联合有关委办局、事业单位、在京名企等多个部门,丰富实习实践岗位供给,通过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等渠道直接募集就业岗位5万余个。

 

除此以外,北京团市委还加强了毕业生离校入职关怀。把握“学社衔接”的重要窗口期,开展“暖心毕业季”主题教育活动,从政策宣讲、能力提升、岗位募集、手续办理、住房支持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实行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所有团支部全覆盖。

 

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吴兴发



相关专题

我帮毕业生找工作丨新京报与你同行

相关推荐
【试点建设进行时】第三届“荣归故里·青春印迹”大学生暑期主题系列活动来了!
新京号
技能培训班开到家门口,北京多区打出促就业“组合拳”
北京
“国门英才荟”就业直航计划在顺启动
新京号
京津冀两百余企业联合招聘,3000余优质岗位向三地大学生开放
教育
广东6万个岗位送到北京,年薪百万以上岗位240个
北京
清北毕业生涌入石家庄这所中学任教背后
时事
整版聚集!芜湖聚力打造“六个之城”
新京号
招聘!招聘!就在阜阳
新京号
73家企业、近万个岗位!阜南这里,现场火爆!
新京号
新华视点丨与你我有关,请查收这份2025年“民生清单”
新京号
热门评论
135****7751
7天前
警惕毕业工作后再失业
139****8398
7天前
搭建平台,助力毕业生走向社会第一步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