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出台一批与儿童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即将于6月1日起实施。《要求》核心内容包括“人力防范要求”“电子防范要求”等,提出门卫室(传达室)应设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
发布三项中小学数字教材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要求,数字教材应遵循“凡编必审”的基本原则。
红领巾“新国标”将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质量考核不再区分正反面,增加了腰边和底边缝合的要求,以解决红领巾容易卷边和脱线等问题。
安全标准明确重点区域,配备安保员有人数要求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GB/T 29315-2022)是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29315-2012)发布后首次修订。新《要求》弥补了2012版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方面要求偏低、系统技术指标与新技术应用不匹配不协调等问题。
《要求》体现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融入安全防范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标准可操作性。对重点部位和区域的防范措施、系统技术要求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重点部位和区域”明确了安全防范的16个重点部位和区域,把校园安全防护区域从内部延伸到了门口、周边地区。
“人力防范要求”明确,非寄宿生1000人,至少配3名安保员,后面每增加500人至少增配1人;寄宿生300人,至少配3名安保员,后面每增加300人至少增配1人。
“电子防范要求”明确,学校大门外应设置监控装置,实时显示及回放图像应清晰显示观察区域内人员和车辆活动情况,学校周界宜设置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并实现有效覆盖,不应有盲区。门卫室(传达室)应设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一键报警装置应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宜与上级主管单位联网,且每月至少测试一次。
数字教材内容初审、复查和终审由不同人员承担
《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实施。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数字教材中单一视频的时长有“限制”,小学阶段不超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25分钟。
《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提出,数字教材不应出现数据损坏、异常报错、无法打开等情况。同时,对差错率进行了严格要求。其中,文字差错率应≤0.0025%,而图片、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差错率则应均≤0.005%,且交互内容无逻辑差错,无重大内容错误。
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新标准特别对数字教材在个人学习终端显示设备和教室大屏幕上能否“看得清”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在个人学习终端显示设备上,义务教育一、二年级文本的正文内容,字的显示尺寸最大,要≥16P字的印刷效果,且正文行空≥5毫米;除了历史资料性的图片、图像外,数字教材中的图片、图像显示分辨率应不低于720像素,且不存在明显畸变、模糊等严重失真问题。视频画面要求质量清晰、无明显的画面闪烁、抖动、卡顿、过亮或过暗等现象。
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编辑制作包括内容和功能设计、素材准备、合成与封装、内容审查、内容修改等部分。数字材料内测版制作完成后,应由数字教材的出版单位内容编辑人员对其进行审稿,包括内容初审、内容复查和内容终审三个步骤,三个步骤的审核工作应由不同人员承担。审稿重点在于审查数字教材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适用性,并对内容存在的缺陷给出修改意见。
质量检测合格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应根据教育行政机关发布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教材审核与审定,涉及地图的数字材料应附地图一同送审。
红领巾考核要求不再区分部位和正反面
近年来,部分地方反映,市场上的红领巾产品存在缝制工艺粗糙、掉色、面料稀薄等问题,影响少先队标志标识的规范性、庄重性。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了新版《红领巾》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
与2012年发布的老版本相比,新版国家标准在红领巾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储运和标志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细化指标。
质量方面,明确了标准红领巾内在质量(包括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燃烧性能、断裂强力、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外观质量(包括规格尺寸允差、颜色及色差、裁剪和缝制、外观疵点)的内容和要求。
在考核项目方面,增加了燃烧性能、耐唾液色牢度(仅考核小号红领巾)和耐光色牢度等,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在色牢度方面,提高了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的要求,以保证产品具有较高色牢度水平,同时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染料向人体的转移风险,提高产品的使用性和安全性。
在裁剪和缝制方面,明确过于稀疏的织物不用于制作红领巾。红领巾不允许拼接,裁剪时其底边应与织物的经向平行。
增加了腰边和底边缝份重合长度不大于2cm,针距密度不少于12针/3cm,红领巾的两个锐角应闭口缝合固定,缝线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适宜,起止针处以回针缝牢等要求,以有效解决红领巾容易卷边和脱线等问题。
在外观疵点方面,考核要求不再区分红领巾的部位和正反面,统一规定为不允许有条状疵点、斑疵、缺纱和破洞等,并将线状疵点允许长度缩短为不超过1cm,以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