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天空出现日晕,专家:常见现象,由太阳光折射形成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浦峰 编辑 白爽
2022-05-09 17:48
专家表示,今天出现的日晕,是昨天降雨过后残留的云形成的“余晕”。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今天(5月9日)上午,北京天空出现日晕,太阳外部围绕着一个大光圈。12时15分左右,记者还拍摄到了“双日晕”。气象专家张明英介绍,日晕是冰晶折射太阳光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10时50分,丰台区看丹桥,天空中出现巨大的日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为什么会形成日晕?张明英表示,今天上午,北京上空被一层薄薄的云覆盖着,这种云叫卷层云,所处的高度很高,一般在7000米左右,由冰晶组成。此外,卷层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均匀,像幕布一样。这时,太阳光经过云层,就会被云层中的冰晶折射。


他举例说,这就像三棱镜折射光一样,冰晶是六棱的,其中就含有三棱镜的结构,所以它对太阳光产生了折射,形成七彩光晕。“卷层云很均匀,折射的光会形成一个均匀的、比较大的圆形,围绕太阳形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叫晕。白天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叫日晕,晚上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叫月晕。”张明英解释。


12时15分左右,记者拍到“双日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2时15分左右,记者拍摄到了“双日晕”。对此,张明英表示,“双日晕”相对比较少,但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太阳光经过卷层云折射一次之后,又发生了第二次折射。此外,太阳光折射后还会形成幻日、七色云彩等,只不过有的折射过程简单一些,有的复杂一些。


目前,日晕已经消失,这与云的移动、厚薄有关。“今天云层逐渐变薄,并且向东南方向移出去了,所以晕就消失了。另外,不是所有的卷层云都能形成晕,只有在云层相对均匀、太阳角度适合的时候才能形成。”张明英说。


汽车上的日晕倒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晕”是否能够预报风雨?张明英表示,这种说法是古人的经验总结,没有完全的科学依据,而天气预报是以现代科学观测为依据的。今天出现的日晕,是昨天降雨过后残留的云形成的“余晕”,和谚语所描述的情况不完全一致。


编辑 白爽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5月16日北京部分地区有冰雹 突遇冰雹如何避险?
时事
“可生食鸡蛋”连客服都不建议生吃,专家:全程无菌难以实现
消费
北京首现棕腹隼雕!猛禽“朋友圈”扩大
图说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寒潮、大风、冰雹、高温,大幅减产后北京还适合种樱桃吗?
乡村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母亲成为育儿焦虑的终端?一位人类学者的观察
文化
汽车反“内卷”第二枪打响:车企承诺“60天返利”治理拖延症
汽车
他把鸟鸣编成 “人话”,让更多的网友“听声辨鸟”
北京
专访陈林:“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是通往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智库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