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这个做宫灯的地方是如何过元宵节的?
新京报 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2022-02-15 21:47
全国90%的灯笼都是来自藁城,当地的屯头村也成为“中国宫灯第一村”。

随着各国运动员晒奥运村美食,奥运村餐厅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其中餐厅上方悬挂的红灯笼还有不少来头。2月12日,还没到正月十五,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四明楼上,红彤彤的灯笼已经悬挂在了城墙上。当天,四明楼边上还有摊位,展示着各色宫灯,值得关注的是冰墩墩宫灯、雪容融宫灯、冰趣冬奥宫灯、祥瑞冬奥宫灯等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许产品,而这些灯笼正是挂在奥运村餐厅及颁奖厅的灯笼。记者从当地了解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有许多藁城宫灯元素。


在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四明楼上,红彤彤的灯笼已挂满城墙。受访者供图

 

奥运村餐厅挂藁城宫灯

 

记者了解到,正在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有不少藁城宫灯的身影,其中在奥运村的餐厅里,悬挂有600盏宫灯,此外,颁奖展厅还挂有120盏宫灯,向全世界运动员及参赛人员展示中国传统宫灯文化。


奥运村的餐厅里,悬挂着藁城宫灯。受访者供图

 

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风军,做宫灯有38年了,他表示,2002年我们就开始研发纸雕宫灯,在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拿下奥运会特许商品“福娃宫灯”。今年藁城宫灯走进冬奥会,这不仅仅代表着宫灯文化,还代表中国喜庆祥和的文化。各国的运动员在餐厅里,每天都能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在颁奖大厅也能欣赏到中国的宫灯文化,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事情,感觉特别有奔头。

 

儿时的元宵节做花灯猜灯谜

 

在藁城,当地人对宫灯都不陌生。早些年,一到元宵节,周围乡镇的村民就会到藁城城区去看花灯、观礼花,整个广场,甚至一条街都会张灯结彩,树上挂着灯笼,灯笼上有灯谜。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那时候一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年轻人都往藁城城区跑,看花灯、猜灯谜、吃小吃,有的相亲对象还会约着一块去玩一玩,不过如今这些活动都没有了,现在人们过正月十五,就在家包饺子、吃元宵、看看元宵晚会,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当地90后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小时候看不着花灯的时候,会用爸爸喝酒剩下的酒盒,用针扎出花样,再用绳子串起来绑根木棍做提把手,最后剪开一个小门洞,放进去一根蜡烛,晚上就能提着灯笼出去玩了。“那时候农村小路上少有路灯,晚上天黑,自制的灯笼里烛光透过针眼还能照亮,每个伙伴扎的花样还不一样,那时候觉得很好玩。”


当地村民自制的冬奥主题灯笼。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虽然没有了早些年的热闹场景,但今年藁城当地也在不同街道口设置了花灯。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有所不同,由于疫情原因,为了避免人们聚集,花灯在城区分散设置,摆放在不同的街口,供人们观赏。

 

“宫灯村”手艺人难得清闲

 

宫灯,在藁城当地早已形成产业,以屯头村及周边村镇为主要产区,有超过7万人从事宫灯生产销售等工作,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一年就能卖出上亿对灯笼,全国90%的灯笼都是来自藁城,当地的屯头村也成为“中国宫灯第一村”。

 

在屯头村,春秋两季是制作宫灯的时间,9月份到春节是村里销售宫灯的旺季,特别是每年10月至11月,许多大车会到村里来采购拉货。

 

不同于年前的繁忙景象,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村里销售灯笼、制作灯笼的淡季,屯头村的灯笼手艺人们也闲了下来,能和家人们一起过个节。屯头村做大灯笼的白猛一家人还没开工,白猛的妻子告诉记者,元宵节的灯笼大都在年前做完,家里做灯笼的活计一般都是出了正月才算正式开始。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郭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元宵味道

相关推荐
在孩子眼中,什么样的父母是好父母?
文化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过度美化堪称另一种“疯狂”|活动回顾
文化
元宵节,天坛公园将全面开启夜景照明
北京
对话姚洋:不理会特朗普“闹腾”,加大开放促改革|新京报专栏
观点
辉腾体育:解锁“好而不贵”的流量密码
新京号
三河广告牌事件,为权力任性敲响警钟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北上》翟子路:运河少年血液里流淌着不畏难、不服输精神丨角色
娱乐
庄家炽、胡安焉:快递员如何搭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文化
莆田博士:家乡的非遗民俗,是年轻人的精神慰藉
新京号
巧做花灯、体验非遗,北京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推出元宵节亲子活动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