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冬奥倒计时30天,564个作品参加“一起向未来”广场舞大赛
新京报 记者 慕宏举 编辑 刘倩
2022-01-05 21:15
截至目前,新京报“舞动京城”小程序中成功参赛作品共有564个,播放总量达到734.4万次,点赞量达到69.6万次。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文化宫)参赛作品视频。


1月5日,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30天,“一起向未来”广场舞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75天之际,北京市文旅局开始组织推广冬奥主题曲《一起向未来》同名广场舞的创作。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重推广方式,将这支广场舞从北京逐步辐射到全国,助推迎接北京冬奥的热烈氛围。

 

随着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持续关注,2021年12月9日上午10时,“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文化馆召开。发布会上,主办方向社会推介冬奥主题网络广场舞大赛,并公布了赛事相关信息。

 

本次赛事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指导,北京市文化馆、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新京报社、千龙网、糖豆APP等单位联合举办,于2021年12月9日开赛,一直持续到2022年3月15日。

 

截至目前,新京报“舞动京城”小程序中成功参赛作品共有564个,播放总量达到734.4万次,点赞量达到69.6万次。


2021年12月9日,“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新闻发布会现场。新京报记者 李睿阳 摄


目前“舞动京城”共有564个作品参赛,播放总量734.4万次

 

本次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以“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为主题,以《一起向未来》冬奥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为乐曲蓝本,以广场舞为传播载体,旨在通过网络社会动员与全国各级文化馆系统组织动员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民编创和表演广场舞。

 

同时,大赛将整合有创作示范、教学推广能力的文化馆舞蹈业务骨干和舞蹈达人,打造易于普及推广、有特色的广场舞作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和网络上广泛宣传展示优秀作品;还将结合“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展演、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舞动北京”、“全民艺术普及月”和“首都群众文艺汇演”等品牌活动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

 

参赛者需要根据示范作品学跳或编创冬奥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舞蹈作品,可以是曲目片段,但不得改编或使用其他曲目。

 

人员上不设限,个人或舞队名义均可报名参赛。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选手年龄跨度较大,下到幼儿园,上至退休人士,且参赛人员的出处涵盖街道社区、全国各地方文化馆、国企私企、培训机构等。


“一起向未来”海报。

 

根据大赛规则,每支代表队录制好参赛作品后,需要进入新京报“舞动京城”微信小程序和糖豆APP,在“赛事活动”页面上传参赛作品,审核通过后,接受观众的点赞和点评,将按照点赞数量颁发荣誉证书及对应奖品。

 

单个参赛作品每人有5次点赞机会。此外,比赛过程中鼓励各参赛选手不断改进作品,2021年12月20日后,上传的新作品通过审核后可保留原作品的点赞数据。

 

本次大赛共分四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2021年12月9日起,各参赛队伍在新京报“舞动京城”微信小程序和糖豆APP活动专区提交参赛作品。第二个阶段:2021年12月9日至2022年1月24日,上传的作品将在小程序里进行展示,并根据网友的喜好进行点赞。第三个阶段:2022年1月25日,主办方将统计点赞总数和公布获奖结果。第四个阶段:2022年1月26日至3月15日为展示阶段。主要是展示获奖作品并开展落地展演。

 

截至目前,新京报“舞动京城”小程序中成功参赛作品共有564个,播放总量达到734.4万次,点赞量达到69.6万次。其中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上传的作品排名第一,获得了22031的点赞数。紧随其后的是竹之韵艺术团上传的作品,点赞数为20533,排在第三名的是苏州市吴江区广场舞协会,同欢乐艺术团,他们的点赞数为19227。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文化宫)参赛作品。视频截图


大赛不设评委,为公益性赛事

 

本次大赛不设专业评委,以点赞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主办方对于网友上传的视频将予以审核,网友上传的创编视频需确保有完整全面的知识产权,有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视频将不予展示。

 

大赛为纯粹的公益性赛事,各方不通过赛事谋取任何经济利益。本次活动所需经费没有动用任何财政资金,而是整合了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新京报社、千龙网、糖豆APP等社会力量,弥补了大赛资金缺口。大赛所有奖项,由新京报社和糖豆APP予以赞助。大赛采取体制内组织动员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动员的力量。

 

为方便各界群众参与,大赛共在两个平台上同时举办,每个平台各有具体的赛事安排和奖项设置以及相关的比赛要求,网友可以通过新京报“舞动京城”微信小程序和糖豆APP详细了解并参与比赛。

 

本次大赛的参赛者不需要现场表演,只需要上传视频即可参赛,网友上传的表演视频不限表演人数,可以是一人独舞,也可以是多人群舞。视频的要求很低,手机拍摄即可实现。

 

两个平台共计设立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共计有奖项350个,两个平台将分别予以奖励,并且凡是上传表演视频有点赞的参与人员,都将获得主办方联合制作的电子参与证书。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文化宫)参赛作品。视频截图


北京市已有上千支舞蹈队开始学跳

 

此次大赛筹备初期,北京市文化馆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与群文舞蹈业务骨干,以冬奥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为蓝本,创作了两个版本的冬奥广场舞蹈《一起向未来》。现已推出教学片在网络上传播,并组织了面向北京全市各区文化馆舞蹈业务骨干、舞蹈文化志愿者的辅导和培训,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统计,仅北京市已有上千支舞蹈队开始学跳。同时,北京市文化馆已向全国3300余家文化馆发出参赛邀请,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也向全国1200余家委员单位发出了倡议,天津、重庆、河北、山西、黑龙江、宁夏、山东、江苏、四川、贵州、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市均报送了相关视频。网络大赛上线后,面向社会各界群众的网络动员将全面启动。


竹之韵艺术团参赛作品。视频截图

 

在本次大赛中,北京市文化馆、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新京报社、千龙网、糖豆APP没有购买彼此的服务,而是在服务项目上各自拿出资源,组成工作专班共同推进项目运营。

 

北京市文化馆采取市带区、区带街乡方式,通过组织层层培训,引导带领首都市民学跳冬奥广场舞,展示城市文化风采;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发挥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号召会员单位踊跃参与赛事;新京报社、千龙网和糖豆战略加盟,使今年的大赛从文化现象演变为了社会现象,活动将从舞蹈爱好者的自嗨成为政府、企业和群众的良性互动,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

 

而且能够增进社会各界对文化馆行业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馆行业整体形象,增强文化馆人的社会价值感和责任感,发挥文化馆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活动实现了在新时期利用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基数和社会关注度,吸纳更多社会阶层、更多细分人群加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更广阔舞台的目标。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编辑 刘倩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北京曲剧《龙须沟》呈现市井人家奋斗史
娱乐
蝶变向新!雄安等你来
新京号
“未来之城”雄安,日新月异,雄姿初显!
新京号
科技感满满!雄安向未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